金印紫绶的造句是:初平元年一月中,献帝下诏,册封张良八世孙张抗为征北将军,秩两千石,假节,开府仪同三司,金印紫绶,封列侯,领幽、冀、并三州兵事。
金印紫绶的拼音是:jīn yìn zǐ shòu。注音是:ㄐ一ㄣ一ㄣˋㄗˇㄕㄡˋ。词性是:成语。
金印紫绶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金印紫绶详细内容】
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亦为表示品级之服饰。魏晋以后,光禄大夫得假金章紫绶,因亦称金紫光禄大夫。金印紫绶[jīnyìnzǐshòu]⒈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亦为表示品级之服饰。魏晋以后,光禄大夫得假金章紫绶,因亦称金紫光禄大夫。《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后汉书·皇后纪论》:“六宫称号,惟皇后贵人,金印紫绶。”亦作“金章紫绶”。《晋书·舆服志》:“贵人、夫人、贵嫔是为三夫人,皆金章紫绶。”后用以代指显爵。
二、引证解释
⒈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亦为表示品级之服饰。魏晋以后,光禄大夫得假金章紫绶,因亦称金紫光禄大夫。引《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綬。”《后汉书·皇后纪论》:“六宫称号,惟皇后贵人,金印紫綬。”亦作“金章紫綬”。《晋书·舆服志》:“贵人、夫人、贵嬪是为三夫人,皆金章紫綬。”后用以代指显爵。唐李白《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诗:“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章紫綬来相趋。”前蜀花蕊夫人《宫词》之一三二:“金章紫綬选高班,每每东头近圣颜。”明高明《琵琶记·蔡宅祝寿》:“惟愿取黄卷青灯,及早换金章紫綬。”亦省称“金紫”。汉蔡邕《陈太丘碑文》:“何可入践常伯,超补三事。紆佩金紫,光国垂勋。”《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圣恩横加,猥赐金紫。”《南史·江淹传》:“卿年三十五,已为中书侍郎,才学如此,何忧不至尚书金紫。”⒈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亦为表示品级之服饰。魏晋以后,光禄大夫得假金章紫绶,因亦称金紫光禄大夫。引《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綬。”《后汉书·皇后纪论》:“六宫称号,惟皇后贵人,金印紫綬。”亦作“金章紫綬”。《晋书·舆服志》:“贵人、夫人、贵嬪是为三夫人,皆金章紫綬。”后用以代指显爵。唐李白《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诗:“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章紫綬来相趋。”前蜀花蕊夫人《宫词》之一三二:“金章紫綬选高班,每每东头近圣颜。”明高明《琵琶记·蔡宅祝寿》:“惟愿取黄卷青灯,及早换金章紫綬。”亦省称“金紫”。汉蔡邕《陈太丘碑文》:“何可入践常伯,超补三事。紆佩金紫,光国垂勋。”《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圣恩横加,猥赐金紫。”《南史·江淹传》:“卿年三十五,已为中书侍郎,才学如此,何忧不至尚书金紫。”成语解释金印紫绶
三、出处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
四、其他释义
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后代指显爵。
五、关于金印紫绶的近义词
六、关于金印紫绶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