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不应心的繁体是:口不應心。
口不应心的拼音是:kǒu bù yìng xīn。注音是:ㄎㄡˇㄅㄨˋ一ㄥˋㄒ一ㄣ。词性是:成语。
口不应心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口不应心详细内容】
应:符合。口里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致。
二、引证解释
⒈嘴里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样。引《三国演义》第十四回:“张飞曰:‘弟自今以后,不饮酒,不打军士,诸般听人劝諫便了。’糜竺曰:‘只恐口不应心。’”《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养娘替玉郎梳粧,低低説道:‘官人,你昨夜恁般説了,却又口不应心,做下那事!倘被他们晓得,却怎处?’”沙汀《一个秋天晚上》:“班长又口不应心地继续说了下去。”⒈嘴里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样。引《三国演义》第十四回:“张飞曰:‘弟自今以后,不饮酒,不打军士,诸般听人劝諫便了。’糜竺曰:‘只恐口不应心。’”《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养娘替玉郎梳粧,低低説道:‘官人,你昨夜恁般説了,却又口不应心,做下那事!倘被他们晓得,却怎处?’”沙汀《一个秋天晚上》:“班长又口不应心地继续说了下去。”成语解释口不应心
三、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官人;你昨夜恁般说;却又口不应心;做下那事!”
四、其他释义
应:符合。心口不一致。
五、关于口不应心的反义词
六、关于口不应心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