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 知识百科 - 正文

置诸高阁词性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07-15 21:08:50
文档

置诸高阁词性

1、置诸高阁的词性是:成语。2、拼音是:zhì zhū gāo gé。3、注音是:ㄓˋㄓㄨㄍㄠㄍㄜˊ。4、词语解释是:比喻弃置一旁﹐不睬不用。5、基础解释是:见/'置之高阁/',比喻弃置一旁﹐不睬不用。6、引证解释是:⒈见“置之高阁”。7、汉语大词典是:见“置之高阁”。《汉语大词典》:置之高阁(置之高阁)  拼音:zhìzhīgāogé比喻弃置一旁,不睬不用。清黄宗羲《蒋万为墓志铭》:“二场三场,置之高阁,去取止在头场。”郑观应《盛世危言·练兵》:“纵有黄帝握奇、太公阴符、孙吴心法,诸葛八阵,或置之高阁,或视为陈言。”亦作“置诸高阁”。廖仲恺《作事必须有恒心》:“当时兄弟以为这种书干燥无味,太没意趣,所以不甚当心,遂置诸高阁。”。8、出处是:廖仲恺《作事必须有恒心》:“当时兄弟以为这种书干燥无味,太没意趣,所以不甚当心,遂置诸高阁。”。9、其他释义是: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推荐度:
导读1、置诸高阁的词性是:成语。2、拼音是:zhì zhū gāo gé。3、注音是:ㄓˋㄓㄨㄍㄠㄍㄜˊ。4、词语解释是:比喻弃置一旁﹐不睬不用。5、基础解释是:见/'置之高阁/',比喻弃置一旁﹐不睬不用。6、引证解释是:⒈见“置之高阁”。7、汉语大词典是:见“置之高阁”。《汉语大词典》:置之高阁(置之高阁)  拼音:zhìzhīgāogé比喻弃置一旁,不睬不用。清黄宗羲《蒋万为墓志铭》:“二场三场,置之高阁,去取止在头场。”郑观应《盛世危言·练兵》:“纵有黄帝握奇、太公阴符、孙吴心法,诸葛八阵,或置之高阁,或视为陈言。”亦作“置诸高阁”。廖仲恺《作事必须有恒心》:“当时兄弟以为这种书干燥无味,太没意趣,所以不甚当心,遂置诸高阁。”。8、出处是:廖仲恺《作事必须有恒心》:“当时兄弟以为这种书干燥无味,太没意趣,所以不甚当心,遂置诸高阁。”。9、其他释义是: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置诸高阁的词性是:成语。

置诸高阁的拼音是:zhì zhū gāo gé。注音是:ㄓˋㄓㄨㄍㄠㄍㄜˊ。词语解释是:比喻弃置一旁﹐不睬不用。基础解释是:见/'置之高阁/',比喻弃置一旁﹐不睬不用。引证解释是:⒈见“置之高阁”。7、汉语大词典是:见“置之高阁”。《汉语大词典》:置之高阁(置之高阁)  拼音:zhìzhīgāogé比喻弃置一旁,不睬不用。清黄宗羲《蒋万为墓志铭》:“二场三场,置之高阁,去取止在头场。”郑观应《盛世危言·练兵》:“纵有黄帝握奇、太公阴符、孙吴心法,诸葛八阵,或置之高阁,或视为陈言。”亦作“置诸高阁”。廖仲恺《作事必须有恒心》:“当时兄弟以为这种书干燥无味,太没意趣,所以不甚当心,遂置诸高阁。”。8、出处是:廖仲恺《作事必须有恒心》:“当时兄弟以为这种书干燥无味,太没意趣,所以不甚当心,遂置诸高阁。”。9、其他释义是: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置诸高阁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置诸高阁详细内容】

比喻弃置一旁﹐不睬不用。

二、引证解释

⒈见“置之高阁”。

三、汉语大词典

见“置之高阁”。《汉语大词典》:置之高阁(置之高阁)  拼音:zhìzhīgāogé比喻弃置一旁,不睬不用。清黄宗羲《蒋万为墓志铭》:“二场三场,置之高阁,去取止在头场。”郑观应《盛世危言·练兵》:“纵有黄帝握奇、太公阴符、孙吴心法,诸葛八阵,或置之高阁,或视为陈言。”亦作“置诸高阁”。廖仲恺《作事必须有恒心》:“当时兄弟以为这种书干燥无味,太没意趣,所以不甚当心,遂置诸高阁。”

四、其他释义

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五、关于置诸高阁的近义词

束之高阁  

六、关于置诸高阁的词语

置诸高阁  束置高阁  置之高阁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置诸高阁的详细信息

文档

置诸高阁词性

1、置诸高阁的词性是:成语。2、拼音是:zhì zhū gāo gé。3、注音是:ㄓˋㄓㄨㄍㄠㄍㄜˊ。4、词语解释是:比喻弃置一旁﹐不睬不用。5、基础解释是:见/'置之高阁/',比喻弃置一旁﹐不睬不用。6、引证解释是:⒈见“置之高阁”。7、汉语大词典是:见“置之高阁”。《汉语大词典》:置之高阁(置之高阁)  拼音:zhìzhīgāogé比喻弃置一旁,不睬不用。清黄宗羲《蒋万为墓志铭》:“二场三场,置之高阁,去取止在头场。”郑观应《盛世危言·练兵》:“纵有黄帝握奇、太公阴符、孙吴心法,诸葛八阵,或置之高阁,或视为陈言。”亦作“置诸高阁”。廖仲恺《作事必须有恒心》:“当时兄弟以为这种书干燥无味,太没意趣,所以不甚当心,遂置诸高阁。”。8、出处是:廖仲恺《作事必须有恒心》:“当时兄弟以为这种书干燥无味,太没意趣,所以不甚当心,遂置诸高阁。”。9、其他释义是: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