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志结构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07-15 17:17:55
端志结构
1、端志的结构是:端(左右结构)志(上下结构)。2、拼音是:duān zhì。3、注音是:ㄉㄨㄢㄓˋ。4、词语解释是:正直的志趣。端志[duānzhì]⒈正直的志趣。5、引证解释是:⒈正直的志趣。引《荀子·臣道》:“撟然刚折端志,而无倾侧之心。”杨倞注:“端志,不邪曲也。”唐刘禹锡《送李策秀才还湖南》诗:“端志见眉睫,芳言发精诚。”。6、网络解释是:端志duānzhìㄉㄨㄢㄓㄧˋ端志。7、综合释义是:正直的志趣。《荀子·臣道》:“撟然刚折端志,而无倾侧之心。”杨倞注:“端志,不邪曲也。”唐刘禹锡《送李策秀才还湖南》诗:“端志见眉睫,芳言发精诚。”。8、汉语大词典是:正直的志趣。《荀子·臣道》:“挢然刚折端志,而无倾侧之心。”杨倞注:“端志,不邪曲也。”唐刘禹锡《送李策秀才还湖南》诗:“端志见眉睫,芳言发精诚。”。
导读1、端志的结构是:端(左右结构)志(上下结构)。2、拼音是:duān zhì。3、注音是:ㄉㄨㄢㄓˋ。4、词语解释是:正直的志趣。端志[duānzhì]⒈正直的志趣。5、引证解释是:⒈正直的志趣。引《荀子·臣道》:“撟然刚折端志,而无倾侧之心。”杨倞注:“端志,不邪曲也。”唐刘禹锡《送李策秀才还湖南》诗:“端志见眉睫,芳言发精诚。”。6、网络解释是:端志duānzhìㄉㄨㄢㄓㄧˋ端志。7、综合释义是:正直的志趣。《荀子·臣道》:“撟然刚折端志,而无倾侧之心。”杨倞注:“端志,不邪曲也。”唐刘禹锡《送李策秀才还湖南》诗:“端志见眉睫,芳言发精诚。”。8、汉语大词典是:正直的志趣。《荀子·臣道》:“挢然刚折端志,而无倾侧之心。”杨倞注:“端志,不邪曲也。”唐刘禹锡《送李策秀才还湖南》诗:“端志见眉睫,芳言发精诚。”。
端志的结构是:端(左右结构)志(上下结构)。
端志的拼音是:duān zhì。注音是:ㄉㄨㄢㄓˋ。词语解释是:正直的志趣。端志[duānzhì]⒈正直的志趣。引证解释是:⒈正直的志趣。引《荀子·臣道》:“撟然刚折端志,而无倾侧之心。”杨倞注:“端志,不邪曲也。”唐刘禹锡《送李策秀才还湖南》诗:“端志见眉睫,芳言发精诚。”。网络解释是:端志duānzhìㄉㄨㄢㄓㄧˋ端志。7、综合释义是:正直的志趣。《荀子·臣道》:“撟然刚折端志,而无倾侧之心。”杨倞注:“端志,不邪曲也。”唐刘禹锡《送李策秀才还湖南》诗:“端志见眉睫,芳言发精诚。”。8、汉语大词典是:正直的志趣。《荀子·臣道》:“挢然刚折端志,而无倾侧之心。”杨倞注:“端志,不邪曲也。”唐刘禹锡《送李策秀才还湖南》诗:“端志见眉睫,芳言发精诚。”。
端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端志详细内容】
正直的志趣。端志[duānzhì]⒈正直的志趣。
二、引证解释
⒈正直的志趣。引《荀子·臣道》:“撟然刚折端志,而无倾侧之心。”杨倞注:“端志,不邪曲也。”唐刘禹锡《送李策秀才还湖南》诗:“端志见眉睫,芳言发精诚。”
三、综合释义
正直的志趣。《荀子·臣道》:“撟然刚折端志,而无倾侧之心。”杨倞注:“端志,不邪曲也。”唐刘禹锡《送李策秀才还湖南》诗:“端志见眉睫,芳言发精诚。”
四、汉语大词典
正直的志趣。《荀子·臣道》:“挢然刚折端志,而无倾侧之心。”杨倞注:“端志,不邪曲也。”唐刘禹锡《送李策秀才还湖南》诗:“端志见眉睫,芳言发精诚。”
五、关于端志的成语
端端正正 志志诚诚 鼻端生火 变化多端 窜端匿迹 端本澄源
六、关于端志的词语
端端 好端端 无端端 端端走 端端正正 好端端的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端志的详细信息
端志结构
1、端志的结构是:端(左右结构)志(上下结构)。2、拼音是:duān zhì。3、注音是:ㄉㄨㄢㄓˋ。4、词语解释是:正直的志趣。端志[duānzhì]⒈正直的志趣。5、引证解释是:⒈正直的志趣。引《荀子·臣道》:“撟然刚折端志,而无倾侧之心。”杨倞注:“端志,不邪曲也。”唐刘禹锡《送李策秀才还湖南》诗:“端志见眉睫,芳言发精诚。”。6、网络解释是:端志duānzhìㄉㄨㄢㄓㄧˋ端志。7、综合释义是:正直的志趣。《荀子·臣道》:“撟然刚折端志,而无倾侧之心。”杨倞注:“端志,不邪曲也。”唐刘禹锡《送李策秀才还湖南》诗:“端志见眉睫,芳言发精诚。”。8、汉语大词典是:正直的志趣。《荀子·臣道》:“挢然刚折端志,而无倾侧之心。”杨倞注:“端志,不邪曲也。”唐刘禹锡《送李策秀才还湖南》诗:“端志见眉睫,芳言发精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