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章取义的简体是:断章取义。
断章取义的拼音是:duàn zhāng qǔ yì。注音是:ㄉㄨㄢˋㄓㄤㄑㄨˇ一ˋ。词性是:成语。
断章取义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断章取义详细内容】
断:截断,割裂。章:篇章。原指不顾原意而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来表达自己的意思。现泛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只根据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二、综合释义
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宋人攻击王介甫,说他将明妃写成一个不忠君不爱国的人,其实是~,故入人罪。◎朱自清《清华的一日》
三、汉语大词典
亦作“断章取意”。谓引用别人的诗文或谈话,只截取其片断而不顾全文和原意。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章句》:“寻诗人拟喻,虽断章取义,然章句在篇,如茧之抽绪,原始要终,体必鳞次。”唐张鷟《游仙窟》:“断章取意,唯须得情,若不惬当,罪有科罚。”《朱子语类》卷九四:“举《易》一句者,特断章取义以解上文。”清沈德潜《〈古诗源〉例言》:“《诗》之为用甚广。范宣讨贰,爰赋《摽梅》;宗国无鸠,乃歌《圻父》:断章取义,原无达诂也。”如:这些人引用了他的一些话,但有许多是断章取义的。
四、成语词典版
01.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寻诗人拟喻,虽断章取义,然章句在篇,如茧之抽绪,原始要终,体必鳞次。」02.宋.孙奕《履斋示儿编.卷六》:「夫子于《孝经》之书,断章取义,无所不可,而六经之道通矣。」03.清.沈德潜《古诗源.例言》:「《诗》之为用甚广。范宣讨贰,爰赋〈摽梅〉;宗国无鸠,乃歌〈圻父〉:断章取义,原无达诂也。」04.《红楼梦.第五六回》:「探春笑道:『如今只断章取义;念出底下一句,我自己骂我自己不成!』」05.《官场现形记.第五九回》:「碰巧他这位老贤甥,听话也只听一半,竟是断章取义。听了老母舅临终的说话,以为是老母舅保举他堂舅爷接他的手,所以才会夸奖他能干。」
五、关于断章取义的成语
六、关于断章取义的造句
1、事实上,“踵事增华”这一文学发展观至少包含三种实现方式,即断章取义、百川灌河及薪尽火传,且这三种实现方式都包含着一种“新变”的成分。
2、我们应该全面地准确地理解,不要断章取义、混淆含义、机械搬用。
3、报告内部分的判断没有考虑与市民之间的整体沟通。在另外一些例子中,委员会只是断章取义地对一两句说话作出诠释和判断。
4、读文章不能断章取义,必须联系上下文、背景、作者等多方面因数来看待文章。
5、他的引语根本站不住脚,因为他没有搞懂所引文章的基本主张,只不过断章取义地加以引用罢了。
6、他的引证根本站不住脚,因为他没有搞懂所引文章的基本主张,只不过断章取义地加以引用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