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极的汉语大词典是:(1).帝王统治天下的准则。即所谓大中至正之道。《书·洪范》:“五,皇极,皇建其有极。”孔颖达疏:“皇,大也;极,中也。施政教,治下民,当使大得其中,无有邪僻。”汉荀悦《汉纪·高祖纪一》:“昔在上圣,唯建皇极,经纬天地。”隋王通《中说·魏相》:“夫子六经,皇极之能事毕矣。”清陈梦雷《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昔先王建皇极以莅万方,化功侔于天地。”郭沫若《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五’以皇极居中,而‘五’之本身复具有中数。”(2).指皇位。晋干宝《晋纪总论》:“至于世祖,遂享皇极。”《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于是宣太后令,废帝为东海王,以丞相录尚书事会稽王昱统承皇极。”《旧唐书·外戚传·武承嗣》:“皇极者,域中之大宝,必顺乎天命。”(3).指皇帝。《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司马贞述赞:“姊配皇极,身尚平阳。”《旧唐书·文苑传中·李邕》:“向若林父诛,陈平死,百里不用,晏婴见逐,是晋无赤狄之土,汉无皇极之尊,秦不并西戎,齐不霸东海矣。”清屈大均《洗象行》:“晓披璎珞朝皇极,秋驾銮舆出喜峰。”(4).指皇室。《晋书·桓玄传》:“先臣蒙国家殊遇,姻娅皇极。”南朝宋谢灵运《宋庐陵王诔》:“托体皇极,衔怨至尽。”《宋书·谢晦传》:“羡之及亮或宿德元臣,姻娅皇极。”(5).指古代有关天文、历算、五行等方面的专门方术。《新唐书·五行志一》:“向为《五行传》,乃取其五事,皇极、庶证附于五行以为八事。”《明史·方伎传·周述学》:“自历而外,图书、皇极、律吕、山经、水志、分野、舆地……莫不各有成书。”刘成禺《洪宪纪事诗》之二○五:“自言郭璞终皇极,讲见天心待杀身。”(6).宫殿名。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职掌皇极、建极、中极、武英、文华殿庭、楼阁、廊庑洒扫之役。”参见“皇极殿”。(7).旧时教名。清黄六鸿《福惠全书·教养·严邪教》:“今世之所谓白莲、无为、皇极、大乘、洪阳、螺祖诸教,皆奸人所创之邪教也。”。
皇极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皇极详细内容】
⒈帝王统治天下的准则。即所谓大中至正之道。引《书·洪范》:“五,皇极,皇建其有极。”孔颖达疏:“皇,大也;极,中也。施政教,治下民,当使大得其中,无有邪僻。”汉荀悦《汉纪·高祖纪一》:“昔在上圣,唯建皇极,经纬天地。”隋王通《中说·魏相》:“夫子六经,皇极之能事毕矣。”清陈梦雷《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昔先王建皇极以蒞万方,化功侔於天地。”郭沫若《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五’以皇极居中,而‘五’之本身复具有中数。”⒉指皇位。引晋干宝《晋纪总论》:“至於世祖,遂享皇极。”《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於是宣太后令,废帝为东海王,以丞相録尚书事会稽王昱统承皇极。”《旧唐书·外戚传·武承嗣》:“皇极者,域中之大寳,必顺乎天命。”⒊指皇帝。引《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司马贞述赞:“姊配皇极,身尚平阳。”《旧唐书·文苑传中·李邕》:“向若林父诛,陈平死,百里不用,晏婴见逐,是晋无赤狄之土,汉无皇极之尊,秦不併西戎,齐不霸东海矣。”清屈大均《洗象行》:“晓披瓔珞朝皇极,秋驾鑾舆出喜峰。”⒋指皇室。引《晋书·桓玄传》:“先臣蒙国家殊遇,姻婭皇极。”南朝宋谢灵运《宋庐陵王诔》:“託体皇极,衔怨至尽。”《宋书·谢晦传》:“羡之及亮或宿德元臣,姻婭皇极。”⒌指古代有关天文、历算、五行等方面的专门方术。引《新唐书·五行志一》:“向为《五行传》,乃取其五事,皇极、庶证附於五行以为八事。”《明史·方伎传·周述学》:“自历而外,图书、皇极、律吕、山经、水志、分野、舆地……莫不各有成书。”刘成禺《洪宪纪事诗》之二〇五:“自言郭璞终皇极,讲见天心待杀身。”⒍宫殿名。参见“皇极殿”。引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职掌皇极、建极、中极、武英、文华殿庭、楼阁、廊廡洒扫之役。”⒎旧时教名。引清黄六鸿《福惠全书·教养·严邪教》:“今世之所谓白莲、无为、皇极、大乘、洪阳、螺祖诸教,皆奸人所创之邪教也。”
二、网络解释
皇极皇极,汉语词汇。拼音是huángjí,释义为帝王统治天下的准则。即所谓大中至正之道。
三、综合释义
帝王统治天下的准则。即所谓大中至正之道。《书·洪范》:“五,皇极,皇建其有极。”孔颖达疏:“皇,大也;极,中也。施政教,治下民,当使大得其中,无有邪僻。”汉荀悦《汉纪·高祖纪一》:“昔在上圣,唯建皇极,经纬天地。”隋王通《中说·魏相》:“夫子六经,皇极之能事毕矣。”清陈梦雷《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昔先王建皇极以蒞万方,化功侔於天地。”郭沫若《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五’以皇极居中,而‘五’之本身复具有中数。”指皇位。晋干宝《晋纪总论》:“至於世祖,遂享皇极。”《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於是宣太后令,废帝为东海王,以丞相録尚书事会稽王昱统承皇极。”《旧唐书·外戚传·武承嗣》:“皇极者,域中之大寳,必顺乎天命。”指皇帝。《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司马贞述赞:“姊配皇极,身尚平阳。”《旧唐书·文苑传中·李邕》:“向若林父诛,陈平死,百里不用,晏婴见逐,是晋无赤狄之土,汉无皇极之尊,秦不併西戎,齐不霸东海矣。”清屈大均《洗象行》:“晓披瓔珞朝皇极,秋驾鑾舆出喜峰。”指皇室。《晋书·桓玄传》:“先臣蒙国家殊遇,姻婭皇极。”南朝宋谢灵运《宋庐陵王诔》:“託体皇极,衔怨至尽。”《宋书·谢晦传》:“羡之及亮或宿德元臣,姻婭皇极。”指古代有关天文、历算、五行等方面的专门方术。《新唐书·五行志一》:“向为《五行传》,乃取其五事,皇极、庶证附於五行以为八事。”《明史·方伎传·周述学》:“自历而外,图书、皇极、律吕、山经、水志、分野、舆地……莫不各有成书。”刘成禺《洪宪纪事诗》之二○五:“自言郭璞终皇极,讲见天心待杀身。”宫殿名。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职掌皇极、建极、中极、武英、文华殿庭、楼阁、廊廡洒扫之役。”参见“皇极殿”。旧时教名。清黄六鸿《福惠全书·教养·严邪教》:“今世之所谓白莲、无为、皇极、大乘、洪阳、螺祖诸教,皆奸人所创之邪教也。”
四、其他释义
1.帝王统治天下的准则。即所谓大中至正之道。2.指皇位。3.指皇帝。4.指皇室。5.指古代有关天文﹑历算﹑五行等方面的专门方术。6.宫殿名。7.旧时教名。
五、关于皇极的诗词
<<《皇帝阁·更化开皇极》>> <<《阅武堂·五朝坏冶归皇极》>> <<《宣帝·斗鸡走狗登皇极》>> <<《季札·鸾鷟无声皇极差》>> <<《皇极经世一元吟》>> <<《书皇极经世后》>>
六、关于皇极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