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如果再仔细瞧瞧,你会发现:
Object作为一个机器可以看做是有由Function制造出来的,而Function作为一个对象可以看做是由Object制造出来的。
这就是JavaScript世界的“鸡生蛋,蛋生鸡”问题。那么到底是谁生了谁呢?Whatever!
就像前面所说,机器用来制造某一类对象。正因如此,机器可以作为这类对象的标志,即面向对象语言中类(class)的概念。所以机器又被称为构造函数。在ES6引入class关键字之前,我们常常把构造函数叫做类。
然而,除了作为构造函数来制造对象外,函数通常还有另一个功能:做一件事情。正是有了这个功能,JavaScript的世界才由静变动,变得生机勃勃。
比如说,我们现在用Function机器制造了鸟类(即用来造鸟的机器):
function Bird(color) { this.color = color; }
然后,对着造鸟机说:“new!”,于是造鸟机发动起来,制造一个红色的鸟:
var redBird = new Bird('#FF0000');
如果现在我们想让鸟飞起来,该怎么办呢?我们需要再次用Function制造出一台机器,不过这台机器不是用来制造对象的,而是用来做事儿的,即“让鸟飞起来”这件事情:
// 这是一台通过晃动鸟的翅膀,让鸟飞起来的简陋的机器。 function makeBirdFly(bird) { shakeBirdWing(bird); }
我们知道,让一台制造对象的机器发动,只需要对它喊“new”即可;那么怎样让一台做事情的机器发动呢?更简单,对它咳嗽一声就行了。咳咳咳,
makeBirdFly(redBird);
于是红鸟飞了起来,世界充满了生机。
从上面的Bird和makeBirdFly的定义可以看出:实际上,制造对象的机器和做事情的机器没什么明显区别,不同的只是它们的使用方式。在两种情况下,它们分别被叫做构造函数和普通函数。
说明1:function xxx语法可以看成new Function的等价形式。
说明2:用户自定义的函数通常既可以作为普通函数使用,又可以作为构造函数来制造对象。ES6新增的class语法定义的函数只能作为构造函数,ES6新增的=>语法定义的箭头函数只能作为普通函数。
造物主对目前的世界还是不太满意,因为几乎所有的机器的模板对象都是No. 2,这使得JavaScript世界看起来有点扁。
于是造物主再次研究世界万物的分类问题。他发现有些对象会动、还会吃东西,于是把它们叫做动物,然后造了一台Animal机器来制造它们。他进一步发现,即使都是动物,也还是可以进一步分类,比如有些会飞、有些会游,他分别把它们叫做鸟类、鱼类。于是他想,我何不单独造几台机器,专门用来制造某一类动物呢。于是它造出了Bird、Fish等机器。
接下来,在选择这些机器的模板对象时碰到一个问题:如果还像之前那样直接复制一个No. 1对象作为Bird、Fish的模板,那么结果就是这样的:
这样可不好。首先没体现出鸟类、鱼类跟动物的关系,其次它们的模板对象存了重复的东西,这可是一种浪费啊。怎么办呢?简单,让Bird和Fish的模板对象继承自Animal的模板对象就好了。就是说
Bird.prototype.__proto__ === Animal.prototype Fish.prototype.__proto__ === Animal.prototype
于是:
用同样的方法,造物主造出了一个立体得多的JavaScript世界。
然而这样还不够。虽然那些纯对象现在充满了层次感,但是那些机器对象之间的关系还是扁平的:
那又该怎么办呢?其实用类似的办法就行了:
为了更方便地做到这一点,造物主发明了class关键字。
经过一番折腾,JavaScript世界发生了大变化。变得丰富多彩,同时变得很复杂。用一张图再也没法画出它的全貌,只能画出冰山一角:
JavaScript的世界还在不断进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