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过知仁的汉语大词典是:谓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语出《论语·里仁》:“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汉书·外戚传上·孝昭上官皇后》:“燕王大喜,上书称:‘子路丧姊,期而不除,孔子非之。子路曰:“由不幸寡兄弟,不忍除之。”故曰:“观过知仁。”’”唐刘知几《史通·论赞》:“王邵志在简直,言兼鄙野,苟得其理,遂忘其文,观过知仁,斯之谓矣。”明李贽《史纲评要·宋纪·太祖皇帝》:“储位、迁都二大事,俱失之,可恨也。然观过知仁,不以损圣。”《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至于你受那十三妹的金银,允那张金凤的姻事:这两桩事,你自己以为大错,我倒原谅你。何也?圣人说,‘观过知仁’,原不尽在‘党’字上讲。”。
观过知仁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观过知仁详细内容】
⒈谓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引语出《论语·里仁》:“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汉书·外戚传上·孝昭上官皇后》:“燕王大喜,上书称:‘子路丧姊,朞而不除,孔子非之。子路曰:“由不幸寡兄弟,不忍除之。”故曰:“观过知仁。”’”唐刘知几《史通·论赞》:“王邵志在简直,言兼鄙野,苟得其理,遂忘其文,观过知仁,斯之谓矣。”明李贽《史纲评要·宋纪·太祖皇帝》:“储位、迁都二大事,俱失之,可恨也。然观过知仁,不以损圣。”《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至於你受那十三妹的金银,允那张金凤的姻事:这两桩事,你自己以为大错,我倒原谅你。何也?圣人説,‘观过知仁’,原不尽在‘党’字上讲。”
二、辞典修订版
语本《论语.里仁》:「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谓观察过失,便知其人仁或不仁。《儿女英雄传.第一二回》:「圣人说观过知仁,原不尽在党字上讲,当那进退维谷的时候,便是个练达老成人,也只得如此。」
三、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语本论语˙里仁: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谓观察过失,便知其人仁或不仁。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圣人说观过知仁,原不尽在党字上讲,当那进退维谷的时候,便是个练达老成人,也只得如此。
四、其他释义
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
五、关于观过知仁的成语
观过知仁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求仁得仁 仁心仁术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六、关于观过知仁的造句
1、性惶惧自首,具述父言,与语道:“汝以亲故受污名,还可原谅,古人所谓观过知仁,便是为此。
2、高宗缘保母劬劳之恩,并极尊崇之义,虽事乖典礼,而观过知仁。
3、通过对他所犯错误的分析,也可了解他的为人,这就是古人说的观过知仁的道理。(https://www。chazidian。com/zj-187225/查字典造句)
4、通过对他所犯错误的分析,也可了解他的为人,这就是古人说的观过知仁的道理。(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
5、观过知仁,斯亦可矣。◎明·李贽《初潭集·君臣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