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国的简体是:下国。
下国的拼音是:xià guó。注音是:ㄒ一ㄚˋㄍㄨㄛˊ。结构是:下(独体结构)国(全包围结构)。
下国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下国详细内容】
天下;下界。诸侯国。小国。对中原大国而言。谦称本国。
二、引证解释
⒈天下;下界。引《诗·鲁颂·閟宫》:“奄有下国,俾民稼穡。”《史记·天官书》:“五星皆从而聚于一舍,其下国可以礼致天下。”⒉诸侯国。引《书·泰誓中》:“惟天惠民,惟辟奉天,有夏桀弗克若天,流毒下国。”《逸周书·祭公》:“烈祖武王度下国作陈周,维皇皇上帝度其心,寘之明德。”孔晁注:“下国,谓诸侯也。”《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初恭王始都下国,好治宫室。”李善注:“以天子为上国,故诸侯为下国。”唐齐己《村居寄怀》诗:“诸侯行教化,下国自耕桑。”⒊小国。对中原大国而言。引汉袮衡《鹦鹉赋》:“背蛮夷之下国,侍君子之光仪。”《魏书·奚斤传》:“斤等三十餘人议曰:‘河西王牧犍,西垂下国,虽内不纯臣,而外修职贡,宜加宽宥,恕其微愆。’”唐温庭筠《经五丈原》诗:“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⒋指京师以外的地方。引唐李贺《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诗之二:“青轩树转月满牀,下国饥儿梦中见。”宋王安石《忆昨诗示诸外弟》:“属闻降詔起羣彦,遂自下国趋王畿。”⒌谦称本国。引《国语·吴语》:“天若不知有罪,则何以使下国胜!”《三国志·魏志·刘晔传》:“上繚宗民,数欺下国,忿之有年矣。”清王士禛《池北偶谈·琉球入学》:“康熙二十三年,册封琉球……中山王尚贞亲诣馆舍云:下国僻处弹丸,常惭鄙陋。”
三、综合释义
天下;下界。《诗·鲁颂·閟宫》:“奄有下国,俾民稼穡。”《史记·天官书》:“五星皆从而聚于一舍,其下国可以礼致天下。”诸侯国。《书·泰誓中》:“惟天惠民,惟辟奉天,有夏桀弗克若天,流毒下国。”《逸周书·祭公》:“烈祖武王度下国作陈周,维皇皇上帝度其心,寘之明德。”孔晁注:“下国,谓诸侯也。”《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初恭王始都下国,好治宫室。”李善注:“以天子为上国,故诸侯为下国。”唐齐己《村居寄怀》诗:“诸侯行教化,下国自耕桑。”小国。对中原大国而言。汉袮衡《鹦鹉赋》:“背蛮夷之下国,侍君子之光仪。”《魏书·奚斤传》:“斤等三十餘人议曰:‘河西王牧犍,西垂下国,虽内不纯臣,而外修职贡,宜加宽宥,恕其微愆。’”唐温庭筠《经五丈原》诗:“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指京师以外的地方。唐李贺《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诗之二:“青轩树转月满牀,下国饥儿梦中见。”宋王安石《忆昨诗示诸外弟》:“属闻降詔起羣彦,遂自下国趋王畿。”谦称本国。《国语·吴语》:“天若不知有罪,则何以使下国胜!”《三国志·魏志·刘晔传》:“上繚宗民,数欺下国,忿之有年矣。”清王士禛《池北偶谈·琉球入学》:“康熙二十三年,册封琉球……中山王尚贞亲诣馆舍云:下国僻处弹丸,常惭鄙陋。”下国[xiàguó]天下。《诗经.鲁颂.閟宫》:「奄有下国,俾民稼穑。」。下国[xiàguó]诸侯国。《书经.泰誓中》:「惟天惠民,惟辟奉天,有夏桀弗克若天,流毒下国。」《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初恭王始都下国,好治宫室。」唐.李善.注:「以天子为上国,故诸侯为下国。」。下国[xiàguó]小国。《文选.祢衡.鹦鹉赋》:「背蛮夷之下国,侍君子之光仪。」唐.温庭筠〈过五丈原〉诗:「下国卧龙空误主,中原逐鹿不因人。」。下国[xiàguó]自称本国的谦词。《左传.哀公十一年》:「天若不识不衷,何以使下国。」。
四、其他解释
1.谓诸侯之国也。《尚书·泰誓中》:「流毒下国。」;《诗经·桧风·匪风》:「顾瞻周道。」传:「下国之乱,周道灭也。」疏:「下国,谓诸侯,对天子为下国。」;《诗经·鲁颂·閟宫》:「奄有下国,俾民稼穑。」;《诗经·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荀子·荣辱》:「为下国骏豪。」
五、关于下国的成语
国已不国 国将不国 国中之国 举国上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上不上下不下
六、关于下国的词语
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国将不国 国立暨南国际大学 国科会国家高速电脑中心图书馆 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祖国,我亲爱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