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不道的相关成语是:大逆不道、大逆无道、逆道乱常。
大逆不道的拼音是:dà nì bù dào。注音是:ㄉㄚˋㄋ一ˋㄅㄨˋㄉㄠˋ。词性是:成语。
大逆不道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大逆不道详细内容】
⒈犹大逆无道。引《汉书·宣帝纪》:“﹝杨惲﹞不悔过,怨望,大逆不道,要斩。”《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陈氏不合通同奸夫杀死亲夫,大逆不道,凌迟示众。”巴金《秋》二二:“你还说礼节?难道礼节要你做出对不起祖宗的事,成为大逆不道的罪人吗?”
二、综合释义
逆:叛逆;道:指封建道德;不道:违反封建道德。旧时统治阶级对破坏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汝赖吾玉玺,僭称帝号,背反汉室,~!吾方欲加兵问罪,岂肯反助贼乎!◎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七回
三、典故
秦朝灭亡以后,刘邦和项羽展开了长达五年的楚汉战争。有—天项羽在阵前向刘邦喊话,要与他决一雌雄。刘邦回答说:“我开始与你都受命于楚怀王,约定先定关中的为王。但是我先定关中后你却负约,让我到巴蜀去当汉王。这是你第一条罪状。你在去救援赵军途中,杀死上将军宋义,自称上将军,这是你第二条罪状。你违抗怀王命令,擅自劫持各诸侯的兵马人员,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接着,刘邦又揭露项羽烧毁秦宫、掘开秦皇坟墓,搜刮财物,杀死投降的秦王子婴,活埋二十万秦国百姓,杀害义帝等罪状。在讲到第十条罪状时,刘邦说:“你作为臣子而杀死君王,又杀害已经投降的人,为政不平,对订立的约定不讲信义,为天下所不容,属于重大的叛逆。你犯下如此十条大罪,我兴仁义之兵来讨你这个逆贼,你还有什么面目向我挑战!”
四、出处
《史记·高祖本纪》:“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
五、关于大逆不道的近义词
六、关于大逆不道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