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不道的反义词是:循规蹈矩、三从四德、安分守己。
大逆不道的拼音是:dà nì bù dào。注音是:ㄉㄚˋㄋ一ˋㄅㄨˋㄉㄠˋ。词性是:成语。
大逆不道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大逆不道详细内容】
⒈犹大逆无道。引《汉书·宣帝纪》:“﹝杨惲﹞不悔过,怨望,大逆不道,要斩。”《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陈氏不合通同奸夫杀死亲夫,大逆不道,凌迟示众。”巴金《秋》二二:“你还说礼节?难道礼节要你做出对不起祖宗的事,成为大逆不道的罪人吗?”
二、汉语大词典
犹大逆无道。《汉书·宣帝纪》:“﹝杨恽﹞不悔过,怨望,大逆不道,要斩。”《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陈氏不合通同奸夫杀死亲夫,大逆不道,凌迟示众。”巴金《秋》二二:“你还说礼节?难道礼节要你做出对不起祖宗的事,成为大逆不道的罪人吗?”
三、辞典简编版
行为严重违反常理。 【造句】这个大逆不道的人,竟然弃父母于不顾!
四、典故
秦朝灭亡以后,刘邦和项羽展开了长达五年的楚汉战争。有—天项羽在阵前向刘邦喊话,要与他决一雌雄。刘邦回答说:“我开始与你都受命于楚怀王,约定先定关中的为王。但是我先定关中后你却负约,让我到巴蜀去当汉王。这是你第一条罪状。你在去救援赵军途中,杀死上将军宋义,自称上将军,这是你第二条罪状。你违抗怀王命令,擅自劫持各诸侯的兵马人员,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接着,刘邦又揭露项羽烧毁秦宫、掘开秦皇坟墓,搜刮财物,杀死投降的秦王子婴,活埋二十万秦国百姓,杀害义帝等罪状。在讲到第十条罪状时,刘邦说:“你作为臣子而杀死君王,又杀害已经投降的人,为政不平,对订立的约定不讲信义,为天下所不容,属于重大的叛逆。你犯下如此十条大罪,我兴仁义之兵来讨你这个逆贼,你还有什么面目向我挑战!”
五、关于大逆不道的近义词
六、关于大逆不道的造句
1、他在媒体界的支持者如今处于守势,因为他们开始抱怨规则象林堡先生那样的自由言论可能被扣上大逆不道的帽子,而且这可能妨碍总统恰当行使自己的职责。
2、遗老们把这些青年学生办报、演剧等等,一律看作是犯上作乱,大逆不道。
3、不杀,并不代表不降罪,陛下大可以下旨,说其大逆不道,而陛下念骨肉之情,将其驱逐出去,至于驱逐出哪里,当然是越远越好!
4、大人物可以戏侮圣贤,显露他们们的才华,可是在平常人就是亵渎不敬。将官嘴里一句一时气愤的话,在兵士嘴里却是大逆不道。当权的人虽然也像平常人一样有错误,可是他却可以凭仗他的权力,把自己的过失轻轻忽略过去。莎士比亚。
5、你们为了一己之私,竟致天下万民福祉于不顾,竟然还敢大逆不道的喊出‘苍天已死’的口号,简直罪不容诛。
6、在以“得君行道”的康有为看来,孙中山倡导暴力反清,大逆不道,自己深受皇恩,断无与他合作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