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的汉语大词典是:同“掩耳盗钟”。宋朱熹《答江德功书》:“成书不出姓名,以避近民之讥,此与掩耳盗铃之见何异?”清李渔《玉搔头·媲美》:“寡人为寻刘倩倩,借名讨贼而来,只说掩耳盗铃,假意要与真情互见。”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四幕:“闭上了眼睛,不要知道世界上的龌龊,觉得可以保住自己的清高,岂非掩耳盗铃?”。
掩耳盗铃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掩耳盗铃详细内容】
掩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比喻自欺欺人。
二、综合释义
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硬把汉奸合法化了,只是~的笨拙的把戏。◎闻一多《谨防汉奸合法化》
三、辞典修订版
比喻自欺欺人。参见「盗钟掩耳」条。《程乙本红楼梦.第九回》:「那怕再念三十本诗经,也是掩耳盗铃,哄人而已。」《镜花缘.第一四回》:「他虽用绫遮盖,以掩众人耳目,那知却是掩耳盗铃。」
四、典故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五、关于掩耳盗铃的近义词
六、关于掩耳盗铃的造句
1、妄想把不法行为合法化,只不过是掩耳盗铃把戏罢了。
2、他们硬把汉奸合法化了,这只是掩耳盗铃的笨拙的把戏。
3、硬把错事合法化,只是掩耳盗铃的笨拙把戏,事实的,大家心头是雪亮的。
4、叮铃铃、叮铃铃,闹钟叫个不停,掩耳盗铃不管用;滴滴地、滴滴地,钟表响个不停,闻鸡起舞也不中;啪啪啪、啪啪啪,巴掌响个不停,鱼跃龙门快飞奔,祝你交好运。
5、我们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并不局限于恋爱除去某些差异,基本上我们都是在欲望的驱使下对种种事实进行篡改。
6、掩耳盗铃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