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错的结构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07-15 14:43:30
举错的结构
1、举错的结构是:举(上下结构)错(左右结构)。2、拼音是:jǔ cuò。3、注音是:ㄐㄨˇㄘㄨㄛˋ。4、基础解释是:见/'举措/',(名)举动;措置:新~|~失当。5、引证解释是:⒈见“举措”。6、网络解释是:举错举错,指举措,汉语词汇。7、释义是:1、举动,行为。2.措置,措施。3.任用与废黜。8、汉语大词典是:见“举措”。《汉语大词典》:举措(举措) 拼音:jǔcuò亦作“举厝”。亦作“举错”。(1).举动,行为。《管子·五辅》:“故民必知权,然后举错得;举错得,和辑。”《汉书·匡衡传》:“举错动作,物遵其仪。”《东观汉记·梁商传》:“举措动作,直推雅性。”(2).措置,措施。《荀子·天论》:“政令不明,举错不时。”《汉书·何武传》:“君举错烦苛,不合众心。”《后汉书·霍谞传》:“言行动天地,举厝移阴阳。”晋左思《魏都赋》:“咨其考室,议其举厝。”(3).任用与废黜。《周书·萧察传论》:“赏罚得衷,举厝有方。”。9、其他释义是:1.见'举措'。
导读1、举错的结构是:举(上下结构)错(左右结构)。2、拼音是:jǔ cuò。3、注音是:ㄐㄨˇㄘㄨㄛˋ。4、基础解释是:见/'举措/',(名)举动;措置:新~|~失当。5、引证解释是:⒈见“举措”。6、网络解释是:举错举错,指举措,汉语词汇。7、释义是:1、举动,行为。2.措置,措施。3.任用与废黜。8、汉语大词典是:见“举措”。《汉语大词典》:举措(举措) 拼音:jǔcuò亦作“举厝”。亦作“举错”。(1).举动,行为。《管子·五辅》:“故民必知权,然后举错得;举错得,和辑。”《汉书·匡衡传》:“举错动作,物遵其仪。”《东观汉记·梁商传》:“举措动作,直推雅性。”(2).措置,措施。《荀子·天论》:“政令不明,举错不时。”《汉书·何武传》:“君举错烦苛,不合众心。”《后汉书·霍谞传》:“言行动天地,举厝移阴阳。”晋左思《魏都赋》:“咨其考室,议其举厝。”(3).任用与废黜。《周书·萧察传论》:“赏罚得衷,举厝有方。”。9、其他释义是:1.见'举措'。
举错的结构是:举(上下结构)错(左右结构)。
举错的拼音是:jǔ cuò。注音是:ㄐㄨˇㄘㄨㄛˋ。基础解释是:见/'举措/',(名)举动;措置:新~|~失当。引证解释是:⒈见“举措”。网络解释是:举错举错,指举措,汉语词汇。7、释义是:举动,行为。2.措置,措施。3.任用与废黜。8、汉语大词典是:见“举措”。《汉语大词典》:举措(举措) 拼音:jǔcuò亦作“举厝”。亦作“举错”。(1).举动,行为。《管子·五辅》:“故民必知权,然后举错得;举错得,和辑。”《汉书·匡衡传》:“举错动作,物遵其仪。”《东观汉记·梁商传》:“举措动作,直推雅性。”(2).措置,措施。《荀子·天论》:“政令不明,举错不时。”《汉书·何武传》:“君举错烦苛,不合众心。”《后汉书·霍谞传》:“言行动天地,举厝移阴阳。”晋左思《魏都赋》:“咨其考室,议其举厝。”(3).任用与废黜。《周书·萧察传论》:“赏罚得衷,举厝有方。”。9、其他释义是:1.见'举措'。
举错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举错详细内容】
举错jǔcuò。(1)举动;行为。
二、基础解释
见/'举措/',(名)举动;措置:新~|~失当。
三、引证解释
⒈见“举措”。
四、汉语大词典
见“举措”。《汉语大词典》:举措(举措) 拼音:jǔcuò亦作“举厝”。亦作“举错”。(1).举动,行为。《管子·五辅》:“故民必知权,然后举错得;举错得,和辑。”《汉书·匡衡传》:“举错动作,物遵其仪。”《东观汉记·梁商传》:“举措动作,直推雅性。”(2).措置,措施。《荀子·天论》:“政令不明,举错不时。”《汉书·何武传》:“君举错烦苛,不合众心。”《后汉书·霍谞传》:“言行动天地,举厝移阴阳。”晋左思《魏都赋》:“咨其考室,议其举厝。”(3).任用与废黜。《周书·萧察传论》:“赏罚得衷,举厝有方。”
五、关于举错的成语
将错就错 大错特错 一错百错 举直错枉 举错必当 举不胜举
六、关于举错的诗句
正正邪邪明举错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举错的详细信息
举错的结构
1、举错的结构是:举(上下结构)错(左右结构)。2、拼音是:jǔ cuò。3、注音是:ㄐㄨˇㄘㄨㄛˋ。4、基础解释是:见/'举措/',(名)举动;措置:新~|~失当。5、引证解释是:⒈见“举措”。6、网络解释是:举错举错,指举措,汉语词汇。7、释义是:1、举动,行为。2.措置,措施。3.任用与废黜。8、汉语大词典是:见“举措”。《汉语大词典》:举措(举措) 拼音:jǔcuò亦作“举厝”。亦作“举错”。(1).举动,行为。《管子·五辅》:“故民必知权,然后举错得;举错得,和辑。”《汉书·匡衡传》:“举错动作,物遵其仪。”《东观汉记·梁商传》:“举措动作,直推雅性。”(2).措置,措施。《荀子·天论》:“政令不明,举错不时。”《汉书·何武传》:“君举错烦苛,不合众心。”《后汉书·霍谞传》:“言行动天地,举厝移阴阳。”晋左思《魏都赋》:“咨其考室,议其举厝。”(3).任用与废黜。《周书·萧察传论》:“赏罚得衷,举厝有方。”。9、其他释义是:1.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