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道的网络解释是:达道“达闻天下、道法自然”,达道传播深信无论是个人品牌还是企业品牌的打造,本质上都有相同或相近的规律性,变的是形、色,不变的是道、法,此所以达道传播之由来。
达道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达道详细内容】
公认的准则。明白﹑彻悟道理。实现理想或主张。犹得道。博通各种学问。犹沟通。达道[dádào]⒈公认的准则。⒉明白、彻悟道理。⒊实现理想或主张。⒋犹得道。⒌博通各种学问。⒍犹沟通。
二、汉语大词典
(1).公认的准则。《礼记·中庸》:“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唐柳宗元《祭穆质给事文》:“达道之行,实惟交友。”宋契嵩《〈坛经〉赞》:“夫戒定慧者,三乘之达道也。”朱自清《论逼真与如画》:“那些‘难可与俗人论’的,恐怕到底不是天下之达道罢。”(2).明白、彻悟道理。《淮南子·泛论训》:“达道之人,不苟得,不让福。”晋葛洪《抱朴子·至理》:“夫逝者无反期,既朽无生理,远道之士,良所悲矣。”唐杜甫《遣兴》诗之三:“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元杨载《赠胡汲古》诗:“先生唯达道,久矣乐山林。”(3).实现理想或主张。汉荀悦《申鉴·政体》:“治世所贵乎位者三:一曰达道于天下,二曰达惠于民,三曰达德于身。”宋苏轼《赐孙觉辞免恩命不允诏》:“卿三居谏省,皆以直闻,盖尝遇事以建言,志在行义以达道。”元阎复《追封伯夷叔齐制》:“让爵以明长幼之序,谏伐以严君臣之分,可谓行义以达道,杀身以成仁者也。”(4).犹得道。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三折:“可知道今世里令史每都挝钞,和这古庙里泥神也爱钱,怎能勾达道升仙。”(5).博通各种学问。《三国志·魏志·管宁传》“王烈者,字彦芳”裴松之注引李氏《先贤行状》:“烈通识达道,秉义不回。”(6).犹沟通。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三:“又谓古人祭用香烛,所以达道阴阳,以接神明。”
三、辞典修订版
人类遵行、永不变易的道理。《礼记.中庸》:「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通达其道。唐.杜甫〈遣兴〉诗五首之三:「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
四、其他释义
1.公认的准则。2.明白﹑彻悟道理。3.实现理想或主张。4.犹得道。5.博通各种学问。6.犹沟通。
五、关于达道的造句
1、学习是使人增长知识,明白通达道理。
2、于是索元礼、来俊臣之徒,揣后密旨,纷纷并兴,泽吻磨牙,噬绅缨若狗豚然,至叛脔臭达道路,冤血流离刀锯,忠鲠贵强之臣,朝不保昏。
3、识达道理,似不能言,有大功德,勿自矜伐。
4、喜怒哀乐皆不发谓之厚,发而无顾忌,谓之黑。厚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黑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厚黑,天地畏焉,鬼神惧焉。
5、若隐居求志,行义达道;穷达一辙,不以曲学阿世;遭乱际变,守节奉义;生死一致,不以患难易操。
6、天下之达道有五,其所以行之者三。
六、关于达道的诗词
<<《寄张达道·茅峰何山亦何好》>> <<《寄张达道先生》>> <<《送滕达道龙图交代归阙》>> <<《滕达道挽词》>> <<《滕达道挽词·早岁峨冠侍冕旒》>> <<《送孙秀才兼寄达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