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奶水充足很重要。但是,掌握技巧更重要。母乳喂养的这些技巧,妈妈们都知道吗?
母乳喂养掌握技巧很重要
首先让自己先有一个舒服的姿势,或躺或坐;
1.喂食前应先洗净双手,将婴儿抱在胸前,使婴儿的胸腹部贴着母亲的胸部,使婴儿的口唇和母亲的乳房维持在同一水平上,并使其含着整个乳房及部分乳晕。乳胀厉害时,婴儿无法含及乳晕,可先将乳汁挤出一些即可哺喂;
2.喂饱后,婴儿通常会自己松口,如有必要时,可温柔的用另一侧的手指在婴儿的嘴角边压下去,让婴儿停止吸奶,再轻轻的拉出乳头;
3.喂奶后可让婴儿坐直或趴在母亲肩上,由下而上轻抚其背部排气,以免打呃溢奶。
手挤母乳需要5个步骤
挤奶前的准备:彻底清洗双手和清洁水轻擦乳房;假设自己处于愉快的环境,多想有关婴儿令人喜悦的事情,以利排乳反射;湿热敷双侧乳房3-5分钟,轻轻按摩乳房;母亲身体略向前倾,用手将乳房托起。
1、将拇指(乳头上方)、食指与中指(乳头下方),放在距离乳头2至3公分的位置,围成一个"C"形。不要以虎口整个抓住乳房。
2、将手指向胸壁的方向下压,若乳房较大,用手指将乳房先提挺一下,再重复上述步骤。
3、下压后,手指向乳头方向推动,好像手指的指腹在乳房上滚动,印一个指纹的感觉,将乳汁推挤出来。以这个动作挤乳,才不会损伤细致的乳房组织。
4、规律地重复上述的挤乳动作,直到将乳汁完全挤出.手指放好正确的位置,下压,推挤......
5、用双手轮替挤出两个乳房的乳汁,也就是每一个乳房,可用左手、右手,不同方向,将乳汁完全挤出。
挤奶时避免出现以下三种动作
1、不要过份挤压乳房,而引起擦伤或淤伤。
2、避免拉引乳头及乳房,这样会损伤乳房组织。
3、避免双手在整个乳房上滑动推挤,会造成皮肤擦伤。
母乳喂养常见的5大问
一、母乳喂养有禁忌吗?
患有传染性疾病,曾做过乳房整形手术的妈妈,不建议母乳喂养,服用药物的妈妈,需在医师的指导下选择哺乳。
二、乳房胀痛怎么办?
1.没有早开奶,不常哺乳,没有有效的吸吮导致乳汁淤积,乳房胀痛。
2.乳汁分泌过多,没有及时排空,导致乳房胀痛。
3.两侧乳房没有交替哺乳,导致一侧乳房胀痛。
4.自身乳腺疾病。
处理措施:
1.产后60分钟内尽早开奶,并做到有效哺乳。
2.如喂哺后不能缓解胀痛感,则用热毛巾敷双乳后用手挤或用吸奶器将乳汁排空。
3.如产后48小时后伴有发热,应注意是否合并感染应及时报告、医生。
三、乳房有疼痛肿块怎么办?
每一侧乳房有15-20个腺叶,每一叶有一导管引流,乳房胀痛没有及时解决,乳管阻塞,使乳汁不能排出,形成痛性肿块。
处理措施:
1.经常吸吮使乳汁排空。
2.如新生儿因某种原因不肯吸奶或乳汁过多用热毛巾敷双乳后将肿块轻轻地向乳头方向按摩后将奶挤出。
3.通常阻塞应在1-2天内清除,以免发生乳腺炎。
四、乳头皲裂怎么办?
新生儿吸吮方式不正确损伤乳头皮肤,继而发生乳头皲裂。
处理措施:
1.喂哺的姿势要正确,将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含入新生儿口中,并采取交替改变婴儿哺乳位置,使婴儿的吸吮力分散在乳头和乳晕的四周。
2.喂哺时先吸不痛侧乳房,以减轻疼痛一侧乳房的吸吮力。
3.停止哺乳时用食指轻轻按压婴儿下颌,温和地中断吸吮,不能强行用力拉出。
4.哺乳后可挤出少许乳汁涂在乳头和乳晕上,短暂暴露和干燥乳头。
五、乳头太短、内陷怎么办?
与乳房发育有关,妊娠期未得到及时矫正。
处理措施
1.妊娠期应每日挤捏,提拉乳头,多数乳头内陷可得到矫正。
2.喂哺时将足够的乳头与乳晕拉出在其口内形成“奶头”,大多数不引起哺乳困难。
3.新生儿饥饿时,先吸乳头短内陷的一侧,因新生儿猛烈地吸吮会让乳头的伸展性有所改善。
4.如果乳房肿胀新生儿无法含接,可先挤出一部分奶让乳房松软后再喂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