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俱焚的辞典简编版是:美玉和石头一同被烧毁。比喻不论好坏,一起毁灭。语出《书经.胤征》。 【造句】她不甘心向恶势力屈服,终于选择了这个玉石俱焚的结局。
玉石俱焚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玉石俱焚详细内容】
比喻好的和坏的一同毁掉。[近]同归于尽。
二、引证解释
⒈比喻好坏同归于尽。引《书·胤征》:“火炎崐冈,玉石俱焚。”唐李德裕《论赤头赤心健儿等状》:“所虑玉石俱焚,善恶同弃。”《三国演义》第四一回:“公可往説刘备;如肯来降,免罪赐爵;若更执迷,军民共戮,玉石俱焚。”冰心《去国·斯人独憔悴》:“原来是他们校长给他父亲的信……请他父亲叫他们回来,免得将来惩戒的时候,玉石俱焚。”
三、网友释义
玉石俱焚,汉语成语,拼音:yùshíjùfén释义:其中俱:全,都;焚:烧。美玉和石头一样烧坏。比喻好坏不分,同归于尽。
四、国语辞典
美玉和石头一同被烧毁。语出《书经.?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后指不论贤愚、善恶、好坏,同时受害,尽皆毁灭。《三国演义.第一一六回》:「如执迷不降,打破关隘,玉石俱焚!」《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既如此,何不乘机反邪归正?朝廷必有酬报。不然他日一败,玉石俱焚。」也作「玉石同焚」、「玉石同烬」、「玉石同沉」、「玉石俱烬」、「玉石俱摧」、「玉石俱碎」。玉石俱焚[yùshíjùfén]⒈美玉和石头一同被烧毁。语出后指不论贤愚、善恶、好坏,同时受害,尽皆毁灭。也作「玉石同焚」、「玉石同烬」、「玉石同沉」、「玉石俱烬」、「玉石俱摧」、「玉石俱碎」。引《书经·?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三国演义·第一一六回》:「如执迷不降,打破关隘,玉石俱焚!」《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既如此,何不乘机反邪归正?朝廷必有酬报。不然他日一败,玉石俱焚。」英语toburnbothjadeandcommonstone,todestroyindiscriminately(idiom)?法语piècedejade,blocdepierre,toutestlaproiedesflammes,bonsetméchantsenveloppéstousdanslemêmemalheur成语解释玉石俱焚
五、关于玉石俱焚的近义词
六、关于玉石俱焚的造句
1、在力士参孙中,整首诗都热烈暗示着弥尔顿心愿他自己也能像参孙一样,以生命为代价,与仇敌玉石俱焚。
2、核战一旦爆发,结果必是万物成灰、玉石俱焚。
3、我们一生之中,要牢记和要忘记的东西一样多。记忆存在细胞里,在身体里面,与肉体永不分离,要摧毁它,等于玉石俱焚。然而,有些事情必须忘记,忘记痛苦,忘记最爱的人对你的伤害,只好如此。
4、我们一生之中,要牢记和要忘记的东西一样多。记忆存在细胞里,在身体里面,与肉体永不分离,要摧毁它,等于玉石俱焚。然而,有些事情必须忘记,忘记痛苦,忘记最爱的。
5、谁要是把我逼急了,我和他玉石俱焚。
6、当年秦昭王许诺以十五座城池从赵国手中换取这块美玉,不过最终却因并无兑现的诚意被蔺相如以玉石俱焚之态相逼,最终成全了他完璧归赵的千古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