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 知识百科 - 正文

仞的意思是什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2-12-06 16:34:55
文档

仞的意思是什么

1、仞解释是(量)古时八尺或七尺叫做一仞:万~|万~高山。2、笔画是5。3、读音是rèn。4、笔顺是撇、竖、横折钩、撇、点。5、部首是亻。6、结构是左右结构。7、组词是步仞、仞积、千仞、墙仞、仞识论、吴仞之、重仞、九仞、门仞、亿仞、百仞、盈仞、充仞、女仞、万仞、壁立千仞、壁立万仞、峭壁千仞。8、成语是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壁立千仞、宫墙重仞、九仞一篑、千仞无枝、心游万仞。
推荐度:
导读1、仞解释是(量)古时八尺或七尺叫做一仞:万~|万~高山。2、笔画是5。3、读音是rèn。4、笔顺是撇、竖、横折钩、撇、点。5、部首是亻。6、结构是左右结构。7、组词是步仞、仞积、千仞、墙仞、仞识论、吴仞之、重仞、九仞、门仞、亿仞、百仞、盈仞、充仞、女仞、万仞、壁立千仞、壁立万仞、峭壁千仞。8、成语是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壁立千仞、宫墙重仞、九仞一篑、千仞无枝、心游万仞。


仞的意思是什么:(量)古时八尺或七尺叫做一仞:万~|万~高山。

仞的笔顺是撇、竖、横折钩、撇、点。

仞字的笔顺图解

共五画

1

2

3

横折钩

4

5

仞字的笔顺分布演示图

仞的拼音为rèn,部首为亻,结构为左右结构,注音为ㄖㄣˋ,笔顺编号为32534。

仞字的具体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本解释 点此查看仞的详细内容

(量)古时八尺或七尺叫做一仞:万~|万~高山。

二、百科解释

仞,拼音:rèn,基本释义有三个,古代的计量单位,如山高万仞,可以指测量深度,也古同“韧”,坚韧。

三、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仞【卷八】【人部】伸臂一尋,八尺。从人刃聲。而震切说文解字注(仞)伸臂一尋八尺。按此解疑非許之舊。恐後人改竄爲之。尺部下云。周制寸尺咫尋常仭諸度量。皆以人之體爲法。假令尋仭同物。許不當?舉之矣。諸家之說仭也。王肅、趙岐、王逸、曹操、李筌、顏師古、房玄齡、鮑彪諸人並曰八尺。而鄭周禮儀禮注、包咸論語注、高誘注呂氏春秋、王逸注大招招?、李謐明堂制度論、郭璞注司馬相如賦用司馬彪之說、陸德明莊子釋文則皆謂七尺。淮南子原道訓注八尺。而覽冥訓注則云七尺。百仭者七百尺。證以呂氏春秋注則原道注可疑。近歙程氏瑤田通藝錄有說曰。言七尺者是也。楊雄方言云。度廣曰尋。杜預左傳仭溝洫注。度深曰仭。二書皆言人伸?手以度物之名。而尋爲八尺、仭必七尺者、何也。同一伸手度物。而廣深用之。其勢自不得不異。人長八尺。伸?手亦八尺。用以度廣。其勢全伸而不屈。而用之以度深。則必上下其左右手而側其身焉。身側則胸與所度之物不能相摩。於是?手不能全伸而成弧之形。弧而求其弦以爲仭必不能八尺。故七尺曰仭。亦其勢然也。說文測下云。深所至也。玉篇云。度深曰測。測之爲言側也。余說與之合矣。玉裁謂。程說甚精。仭說可定矣。考工記。廣二尋、深二仭謂之澮。倘其度同八尺。何不皆曰二尋。如上文廣二尺、深二尺之例也。許書於尺下旣尋仭兼舉。尋者、八尺也。見寸部。則仭下必當云七尺。今本乃淺人所竄易耳。程氏又曰。小爾雅云四尺。應邵云五尺六寸。此其繆易見也。从人。刄聲。而震切。十二部。或借爲牣滿字。孟子。掘井九軔。借軔爲之。

四、康熙字典

仞【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而振切,音刃。《孔安國曰》八尺曰仞。《禮·祭義》築宮仞有三尺。《前漢·賈誼傳》鳳凰翔於千仞。又度深曰仞。《左傳·昭三十二年》仞溝洫。又與認通。《列子·天瑞篇》天地萬物不相離,仞而有之,皆惑也。《註》仞卽認。《淮南子·人閒訓》非其事者,勿仞也。仞人之事者敗。又與牣通。滿也。《司馬相如·子虛賦》充仞其中。又地名。《左傳·文十六年》楚子貝自仞以伐庸。《註》仞入庸道。一作軔。《孟子》掘井九軔。《正字通》古以周尺八尺爲仞,中人之身,長八尺,兩臂尋之,亦八尺,兩足步之,亦八尺。度高深以仞,度短長以尋,度地以步。《小爾雅》四尺曰仞,王肅从之。包咸鄭?謂七尺曰仞。《書》爲山九仞。《釋文》仞,七尺也。《應劭·漢書註》:五尺六寸曰仞。顏師古非之曰:八尺曰仞,取人申臂之一尋也。顏說與孔安國同,顏以八尺爲仞是也。《說文》以仞爲申臂一尋,非。一尋止六尺耳。或曰古尺短,周尺八尺,以今度之一寸,又減二分,應劭之說據漢尺也。《莊子·庚桑楚》步仞之丘註:七尺曰仞,亦非。

五、详细解释

名词(1) (形声。从人,刃声。本义: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尺,汉制七尺)(2) 同本义仞,伸臂一寻八尺也。——《说文》(3) 按,诸说不一筑宫仞有三尺。——《礼记·祭义》深八尺谓之洫,深二仞谓之浍。——《考工记·匠人》太行、 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一片孤城万仞山。——唐· 王之涣《凉州词》夫子之墙数仞。——《论语·子张》(4) 春秋时楚地名,在今湖北省十堰市东子越自 石溪, 子贝自 仞以伐 庸。——《左传》(5) 用同“刃”。锋刃,借指刀剑之类的兵器仞,通作刃。——《正字通》动词(1) 测量深度计丈数,揣高卑,度厚薄,仞沟洫。——《左传》(2) “认”的古字。(3) 承认公理者,犹云众所同仞之界域。——章炳麟《四惑论》(4) 通“认”。辨认 。如:仞识论(认识论)(5) 认为,当作非其事者勿仞也…。仞人之事者败。——《淮南子·人间》惟通州五代所置,向无郡名,政和末,始赐名 静海,史家遂误仞改州为郡矣。—— 清·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6) 通“忍”是故百姓冬不仞寒,夏不仞暑,作疾病死者,不可胜计也。——《墨子》形容词(1) 通“韧”。柔软而坚固巩用黄牛之革。——《易·革》。三国魏· 王弼注:“牛之革坚仞不可变也。”(2) 通“牣”。满,充满虚宫馆而勿仞。——司马相如《上林赋》充仞其中者。——司马相如《子虚赋》(3) 又如:仞积(堆满)

下面介绍下仞字的其他相关知识:

关于【仞】字的诗词有:

《朔风诗·俯降千仞》《华不注山·虎牙千仞立巉巉》《锦镜池·万仞崖擎碧玉台》《夏云·势能成岳仞》《临江仙·君似苍崖千仞竹》《出游龙虎山舟中望仙岩壁立千仞者不可上其高》《醉石·万仞峰前一水傍》《忆越州·稽峰倚云千仞高》《井未及泉·井深九仞已劳功》《简王道父·瞻彼万仞岩》

关于【仞】字的成语有: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壁立千仞宫墙重仞九仞一篑千仞无枝心游万仞

关于【仞】字的组词有:

步仞仞积千仞墙仞仞识论吴仞之重仞九仞门仞亿仞百仞盈仞充仞女仞万仞壁立千仞壁立万仞峭壁千仞

关于【仞】字的书法图有:

  • 郭有道碑
  • 隶辨
  • 马王堆帛书
  • 吴大澄
  • 说文解字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我字的详细信息

文档

仞的意思是什么

1、仞解释是(量)古时八尺或七尺叫做一仞:万~|万~高山。2、笔画是5。3、读音是rèn。4、笔顺是撇、竖、横折钩、撇、点。5、部首是亻。6、结构是左右结构。7、组词是步仞、仞积、千仞、墙仞、仞识论、吴仞之、重仞、九仞、门仞、亿仞、百仞、盈仞、充仞、女仞、万仞、壁立千仞、壁立万仞、峭壁千仞。8、成语是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壁立千仞、宫墙重仞、九仞一篑、千仞无枝、心游万仞。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