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军的辞典修订版是:抚慰军士。《国语.晋语一》:「君行,太子从以抚军也。」旧时对巡抚的别称。《儒林外史.第五一回》:「祁太爷毛了,只得退了堂,将犯人寄监,亲自坐轿上公馆辕门面禀了抚军。」。
抚军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抚军详细内容】
谓太子从君出征。官名。将军称号。三国魏文帝封司马懿为抚军将军。其后晋﹑南北朝皆有此称﹐省称抚军。官名。明清时巡抚的别称。抚军[fǔjūn]⒈谓太子从君出征。⒉官名。将军称号。三国魏文帝封司马懿为抚军将军。其后晋、南北朝皆有此称,省称抚军。⒊官名。明清时巡抚的别称。
二、引证解释
⒈谓太子从君出征。引《左传·闵公二年》:“大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视君膳者也,故曰冢子。君行则守,有守则从,从曰抚军,守曰监国,古之制也。”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东宫居曰监国,行曰抚军。”⒉官名。将军称号。三国魏文帝封司马懿为抚军将军。其后晋、南北朝皆有此称,省称抚军。引《晋书·宣帝纪》:“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晋卢谌《赠刘琨》诗:“桓桓抚军,古贤作冠,来牧幽都,济厥涂炭。”⒊官名。明清时巡抚的别称。引清叶廷琯《鸥陂渔话·路公别传》:“入为御史,劾宜兴、乌程、巴县三阁老,一太宰,二抚军,皆人所不敢言者。”清酉阳《女盗侠传》:“朱某江苏人,以诸生捐纳知县,需次山东,奉抚,解餉入都。”
三、综合释义
谓太子从君出征。《左传·闵公二年》:“大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视君膳者也,故曰冢子。君行则守,有守则从,从曰抚军,守曰监国,古之制也。”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东宫居曰监国,行曰抚军。”官名。将军称号。三国魏文帝封司马懿为抚军将军。其后晋、南北朝皆有此称,省称抚军。《晋书·宣帝纪》:“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晋卢谌《赠刘琨》诗:“桓桓抚军,古贤作冠,来牧幽都,济厥涂炭。”官名。明清时巡抚的别称。清叶廷琯《鸥陂渔话·路公别传》:“入为御史,劾宜兴、乌程、巴县三阁老,一太宰,二抚军,皆人所不敢言者。”清酉阳《女盗侠传》:“朱某江苏人,以诸生捐纳知县,需次山东,奉抚,解餉入都。”抚军[fǔjūn]抚慰军士。《国语.晋语一》:「君行,太子从以抚军也。」旧时对巡抚的别称。《儒林外史.第五一回》:「祁太爷毛了,只得退了堂,将犯人寄监,亲自坐轿上公馆辕门面禀了抚军。」
四、汉语大词典
(1).谓太子从君出征。《左传·闵公二年》:“大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视君膳者也,故曰冢子。君行则守,有守则从,从曰抚军,守曰监国,古之制也。”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东宫居曰监国,行曰抚军。”(2).官名。将军称号。三国魏文帝封司马懿为抚军将军。其后晋、南北朝皆有此称,省称抚军。《晋书·宣帝纪》:“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晋卢谌《赠刘琨》诗:“桓桓抚军,古贤作冠,来牧幽都,济厥涂炭。”(3).官名。明清时巡抚的别称。清叶廷琯《鸥陂渔话·路公别传》:“入为御史,劾宜兴、乌程、巴县三阁老,一太宰,二抚军,皆人所不敢言者。”清酉阳《女盗侠传》:“朱某江苏人,以诸生捐纳知县,需次山东,奉抚,解饷入都。”
五、关于抚军的词语
抚军 养军千日,用军一时 八路军军歌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
六、关于抚军的造句
1、报道称,韩全部门负责人说,因为崔龙海所作所为致朝鲜军心涣散,其降级估计是金正恩为安抚军心采取的权宜之计。
2、裴秀说,当时担任中抚军的司马炎聪慧过人,神明而威武,有超越世人的奇才,已经享有极高的声望,又有着帝王的仪容,注定了不是人臣的命运啊。
3、朕自先朝肃将天威,抚军朔方,殆将十年,亲御甲胄,力战却敌者屡矣。
4、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
5、抚军因王氏为四妻,而童养于浦,如以凡论,则于四无所联属。
6、安禄山叛乱后,唐玄宗准备让皇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元帅,监抚军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