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历的注音是:ㄉㄚˋㄌ一ˋ。
大历的拼音是:dà lì。结构是:大(独体结构)历(半包围结构)。基础解释是:大约之数。官修的历法。引证解释是:⒈大约之数。引《管子·海王》:“吾子食盐二升少半,此其大历也。”尹知章注:“历,数也。”⒉官修的历法。参见“小历”。引宋沉括《梦溪笔谈·技艺》:“朴能不用算推古今日月食,但口诵乘除,不差一算。凡‘大历’悉是算数,令人就耳一读,即能暗诵。”。网络解释是:大历大历(766年十一月-779年十二月)唐代宗李豫年号。李适即位后沿用至当年年末。7、综合释义是:大约之数。《管子·海王》:“吾子食盐二升少半,此其大历也。”尹知章注:“历,数也。”官修的历法。宋沉括《梦溪笔谈·技艺》:“朴能不用算推古今日月食,但口诵乘除,不差一算。凡‘大历’悉是算数,令人就耳一读,即能暗诵。”参见“小历”。大历[大历,@@@@@年-@@@@@年,唐代宗李豫年号。唐代宗李豫@@@@@年-@@@@@年@@@@@,唐肃宗长子。初名俶,封广平王,唐朝第八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年—@@@@@年唐代宗李豫像在位),在位@@@@@年,享年@@@@@岁。天宝十五年(@@@@@年),安禄山叛军攻占潼关,玄宗逃至马嵬驿,当地民众揽留肃宗,于是护送肃宗北上灵武即帝位。#####]大历,@@@@@年-@@@@@年,唐代宗李豫年号。唐代宗李豫@@@@@年-@@@@@年@@@@@,唐肃宗长子。初名俶,封广平王,唐朝第八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年—@@@@@年唐代宗李豫像在位),在位@@@@@年,享年@@@@@岁。天宝十五年(@@@@@年),安禄山叛军攻占潼关,玄宗逃至马嵬驿,当地民众揽留肃宗,于是护送肃宗北上灵武即帝位。8、汉语大词典是:(1).大约之数。《管子·海王》:“吾子食盐二升少半,此其大历也。”尹知章注:“历,数也。”(2).官修的历法。宋沈括《梦溪笔谈·技艺》:“朴能不用算推古今日月食,但口诵乘除,不差一算。凡‘大历’悉是算数,令人就耳一读,即能暗诵。”参见“小历”。9、国语辞典是:唐朝代宗的年号(西元766~779)?。大历[dàlì]⒈唐朝代宗的年号(西元766~779)?。
大历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大历详细内容】
大约之数。官修的历法。
二、引证解释
⒈大约之数。引《管子·海王》:“吾子食盐二升少半,此其大历也。”尹知章注:“历,数也。”⒉官修的历法。参见“小历”。引宋沉括《梦溪笔谈·技艺》:“朴能不用算推古今日月食,但口诵乘除,不差一算。凡‘大历’悉是算数,令人就耳一读,即能暗诵。”
三、网络解释
大历大历(766年十一月-779年十二月)唐代宗李豫年号。李适即位后沿用至当年年末。
四、汉语大词典
(1).大约之数。《管子·海王》:“吾子食盐二升少半,此其大历也。”尹知章注:“历,数也。”(2).官修的历法。宋沈括《梦溪笔谈·技艺》:“朴能不用算推古今日月食,但口诵乘除,不差一算。凡‘大历’悉是算数,令人就耳一读,即能暗诵。”参见“小历”。
五、关于大历的成语
六、关于大历的诗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