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流
事件流描述的是从页面中接收事件的顺序。IE的事件流是事件冒泡流,而Netscape Communicator的事件流是事件捕获流。
二、事件冒泡
即事件开始时由最具体的元素接收,然后逐级向上传播到较为不具体的节点。如:
Click
当点击了页面中的div元素,那么这个click事件会按照如下顺序传播:
三、事件捕获
事件捕获的思想是最具体的节点应该最后接收到事件。事件捕获的用意在于事件到达目标之前捕获它。
当点击了页面中的div元素,那么这个click事件则会按照如下顺序传播:
虽然规范要求事件应该从document对象开始传播,但浏览器一般都是从window对象开始捕获事件的。因为老版本浏览器不支持,所以一般都使用事件冒泡。
四、DOM事件流
“DOM2级事件”规定的事件流包括三个阶段:事件捕获阶段、处于目标阶段和事件冒泡阶段。
在DOM事件流中,实际的目标在捕获阶段不会接收事件。就是说在捕获阶段,事件从document到html再到body后就停止了。下一个阶段是“处于目标”阶段,于是事件在div中发生,并在事件处理中被看成是冒泡阶段的一部分。然后,冒泡阶段发生。IE8及更早的版本不支持DOM事件流,浏览器在捕获阶段触发事件对象上的事件,结果就是有两个机会在目标对象上面操作事件。
五、事件处理程序
事件就是用户或浏览器自身执行的某种动作;事件处理程序(或事件侦听器)就是响应某个事件的函数。事件处理程序的名字以“on”开头,如onload、onclick等。
六、HTML事件处理程序
若要在按钮被单击时执行一些js代码,可以这样编写:
Click
注意:不能在其中使用未经转义的HTML语法字符。
也可以调用在页面中其他地方定义的脚本:
其中,this值等于事件的目标元素,如:
HTML事件处理程序存在众多问题,所以应该使用js指定的事件处理程序
七、DOM0级事件处理程序
要使用js指定事件处理程序,首先必须取得一个要操作的对象的引用。
每个元素都有自己的事件处理程序属性,这些属性通常全部小写,如onclick。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