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戾结构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07-16 06:16:08
凄戾结构
1、凄戾的结构是:凄(左右结构)戾(半包围结构)。2、拼音是:qī lì。3、注音是:ㄑ一ㄌ一ˋ。4、词语解释是:亦作'凄戾'。形容声音凄切悲哀。5、基础解释是:见“凄唳”。形容声音凄切悲哀。6、引证解释是:⒈亦作“悽唳”。悲凉。见“凄唳”。引晋潘岳《笙赋》:“夫其悽戾辛酸,嚶嚶关关,若离鸿之鸣子也。”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二引此,作“悽唳”。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中:“其源出于王粲,善为悽戾之词,自有清拔之气。”清黄宗羲《<谢莘野诗>序》:“莘野之诗,叙丧乱而悽戾,逢公燕而綺错,能备五声者也。”。7、网络解释是:凄戾凄戾,读音是qīlì,意思为悲凉。8、综合释义是:亦作“悽唳”。悲凉。晋潘岳《笙赋》:“夫其悽戾辛酸,嚶嚶关关,若离鸿之鸣子也。”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二引此,作“悽唳”。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中:“其源出于王粲,善为悽戾之词,自有清拔之气。”清黄宗羲《<谢莘野诗>序》:“莘野之诗,叙丧乱而悽戾,逢公燕而綺错,能备五声者也。”见“凄唳”。9、高级汉语词典是:哀伤悲泣。10、其他释义是:1.见'凄唳'。
导读1、凄戾的结构是:凄(左右结构)戾(半包围结构)。2、拼音是:qī lì。3、注音是:ㄑ一ㄌ一ˋ。4、词语解释是:亦作'凄戾'。形容声音凄切悲哀。5、基础解释是:见“凄唳”。形容声音凄切悲哀。6、引证解释是:⒈亦作“悽唳”。悲凉。见“凄唳”。引晋潘岳《笙赋》:“夫其悽戾辛酸,嚶嚶关关,若离鸿之鸣子也。”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二引此,作“悽唳”。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中:“其源出于王粲,善为悽戾之词,自有清拔之气。”清黄宗羲《<谢莘野诗>序》:“莘野之诗,叙丧乱而悽戾,逢公燕而綺错,能备五声者也。”。7、网络解释是:凄戾凄戾,读音是qīlì,意思为悲凉。8、综合释义是:亦作“悽唳”。悲凉。晋潘岳《笙赋》:“夫其悽戾辛酸,嚶嚶关关,若离鸿之鸣子也。”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二引此,作“悽唳”。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中:“其源出于王粲,善为悽戾之词,自有清拔之气。”清黄宗羲《<谢莘野诗>序》:“莘野之诗,叙丧乱而悽戾,逢公燕而綺错,能备五声者也。”见“凄唳”。9、高级汉语词典是:哀伤悲泣。10、其他释义是:1.见'凄唳'。
凄戾的结构是:凄(左右结构)戾(半包围结构)。
凄戾的拼音是:qī lì。注音是:ㄑ一ㄌ一ˋ。词语解释是:亦作'凄戾'。形容声音凄切悲哀。基础解释是:见“凄唳”。形容声音凄切悲哀。引证解释是:⒈亦作“悽唳”。悲凉。见“凄唳”。引晋潘岳《笙赋》:“夫其悽戾辛酸,嚶嚶关关,若离鸿之鸣子也。”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二引此,作“悽唳”。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中:“其源出于王粲,善为悽戾之词,自有清拔之气。”清黄宗羲《<谢莘野诗>序》:“莘野之诗,叙丧乱而悽戾,逢公燕而綺错,能备五声者也。”。7、网络解释是:凄戾凄戾,读音是qīlì,意思为悲凉。8、综合释义是:亦作“悽唳”。悲凉。晋潘岳《笙赋》:“夫其悽戾辛酸,嚶嚶关关,若离鸿之鸣子也。”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二引此,作“悽唳”。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中:“其源出于王粲,善为悽戾之词,自有清拔之气。”清黄宗羲《<谢莘野诗>序》:“莘野之诗,叙丧乱而悽戾,逢公燕而綺错,能备五声者也。”见“凄唳”。9、高级汉语词典是:哀伤悲泣。10、其他释义是:1.见'凄唳'。
凄戾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凄戾详细内容】
⒈亦作“悽唳”。悲凉。见“凄唳”。引晋潘岳《笙赋》:“夫其悽戾辛酸,嚶嚶关关,若离鸿之鸣子也。”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二引此,作“悽唳”。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中:“其源出于王粲,善为悽戾之词,自有清拔之气。”清黄宗羲《<谢莘野诗>序》:“莘野之诗,叙丧乱而悽戾,逢公燕而綺错,能备五声者也。”
二、网络解释
凄戾凄戾,读音是qīlì,意思为悲凉。
三、高级汉语词典
哀伤悲泣
四、其他释义
1.见'凄唳'。
五、关于凄戾的成语
风雨凄凄 凄凄楚楚 暴戾恣睢 刚戾自用 攫戾执猛 狼戾不仁
六、关于凄戾的诗句
江楼玉笛声凄戾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凄戾的详细信息
凄戾结构
1、凄戾的结构是:凄(左右结构)戾(半包围结构)。2、拼音是:qī lì。3、注音是:ㄑ一ㄌ一ˋ。4、词语解释是:亦作'凄戾'。形容声音凄切悲哀。5、基础解释是:见“凄唳”。形容声音凄切悲哀。6、引证解释是:⒈亦作“悽唳”。悲凉。见“凄唳”。引晋潘岳《笙赋》:“夫其悽戾辛酸,嚶嚶关关,若离鸿之鸣子也。”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二引此,作“悽唳”。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中:“其源出于王粲,善为悽戾之词,自有清拔之气。”清黄宗羲《<谢莘野诗>序》:“莘野之诗,叙丧乱而悽戾,逢公燕而綺错,能备五声者也。”。7、网络解释是:凄戾凄戾,读音是qīlì,意思为悲凉。8、综合释义是:亦作“悽唳”。悲凉。晋潘岳《笙赋》:“夫其悽戾辛酸,嚶嚶关关,若离鸿之鸣子也。”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二引此,作“悽唳”。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中:“其源出于王粲,善为悽戾之词,自有清拔之气。”清黄宗羲《<谢莘野诗>序》:“莘野之诗,叙丧乱而悽戾,逢公燕而綺错,能备五声者也。”见“凄唳”。9、高级汉语词典是:哀伤悲泣。10、其他释义是:1.见'凄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