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 知识百科 - 正文

三教相关成语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07-16 03:11:19
文档

三教相关成语

1、三教的相关成语是:教妇初来,教儿婴孩、不教之教、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2、拼音是:sān jiào。3、注音是:ㄙㄢㄐ一ㄠˋ。4、结构是:三(独体结构)教(左右结构)。
推荐度:
导读1、三教的相关成语是:教妇初来,教儿婴孩、不教之教、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2、拼音是:sān jiào。3、注音是:ㄙㄢㄐ一ㄠˋ。4、结构是:三(独体结构)教(左右结构)。


三教的相关成语是:教妇初来,教儿婴孩、不教之教、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三教的拼音是:sān jiào。注音是:ㄙㄢㄐ一ㄠˋ。结构是:三(独体结构)教(左右结构)。

三教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三教详细内容】

1.汉儒谓夏尚忠,殷尚敬,周尚文,称为'三教'。2.指儒家的施教内容,包括六德﹑六行﹑六艺﹑合称'三德'。3.佛教传入我国后,称儒﹑道﹑释为'三教'。

二、综合释义

汉儒谓夏尚忠,殷尚敬,周尚文,称为“三教”。汉班固《白虎通·三教》:“王者设三教者何……夏人之王教以忠,其失野,救野之失莫如敬;殷人之王教以敬,其失鬼,救鬼之失莫如文;周人之王教以文,其失薄,救薄之失莫如忠。”指儒家的施教内容,包括六德、六行、六艺、合称“三德”。汉徐干《中论·治学》:“先王立教官,掌教国子。教以六德,曰智、仁、圣、义、中、和。教以六行,曰孝、友、睦、姻、任、恤。教以六艺,曰礼、乐、射、御、书、数。三教备,而人道毕矣。”佛教传入我国后,称儒、道、释为“三教”。《北史·周本纪下》:“十二月癸巳,集羣官及沙门道士等,帝升高座,辨释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次之,佛教为后。”唐牛肃《牛应贞》:“学穷三教,博涉多能。”明陶宗仪《辍耕录·三教》:“上问曰:‘三教何者为贵?’对曰:‘释如黄金,道如白璧,儒如五穀。’上曰:‘若然,则儒贱邪?’对曰:‘黄金白璧,无亦何妨;五穀於世,岂可一日闕哉!’”鲁迅《华盖集·补白二》:“佛教初来时便大受排斥,一到理学先生谈禅,和尚做诗的时候,‘三教同源’的机运就成熟了。”三教[sānjiào]夏代教忠,商代教敬,周代教文,称为「三教」。见汉.班固《白虎通.卷七.三教》。佛、儒、道三教的合称。

三、汉语大词典

(1).汉儒谓夏尚忠,殷尚敬,周尚文,称为“三教”。汉班固《白虎通·三教》:“王者设三教者何……夏人之王教以忠,其失野,救野之失莫如敬;殷人之王教以敬,其失鬼,救鬼之失莫如文;周人之王教以文,其失薄,救薄之失莫如忠。”(2).指儒家的施教内容,包括六德、六行、六艺、合称“三德”。汉徐干《中论·治学》:“先王立教官,掌教国子。教以六德,曰智、仁、圣、义、中、和。教以六行,曰孝、友、睦、姻、任、恤。教以六艺,曰礼、乐、射、御、书、数。三教备,而人道毕矣。”(3).佛教传入我国后,称儒、道、释为“三教”。《北史·周本纪下》:“十二月癸巳,集群官及沙门道士等,帝升高座,辨释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次之,佛教为后。”唐牛肃《牛应贞》:“学穷三教,博涉多能。”明陶宗仪《辍耕录·三教》:“上问曰:‘三教何者为贵?’对曰:‘释如黄金,道如白璧,儒如五谷。’上曰:‘若然,则儒贱邪?’对曰:‘黄金白璧,无亦何妨;五谷于世,岂可一日阙哉!’”鲁迅《华盖集·补白二》:“佛教初来时便大受排斥,一到理学先生谈禅,和尚做诗的时候,‘三教同源’的机运就成熟了。”

四、国语辞典

夏代教忠,商代教敬,周代教文,称为「三教」。见汉.班固《白虎通.卷七.三教》。

五、关于三教的造句

1、认识各色各样的狗和三教九流的人,会使生活更加趣闻盎然。

2、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萧颖士,二十七岁中进士,儒释道三教无不精通博识,文章学术知名当时,但性情暴躁,恃才傲物。

3、张川,一个三教九流无所不会,品竹调弦无所不通的都市白领,且看他穿越后如何笑傲修真,纵横天地。

4、八仙洞、圆通洞、罗汉洞、雨君洞、文昌洞,每个洞都有对应供奉的神像,有道家的八仙,有佛家的南海观音,有儒家的文曲星,儒释道三教文化融合并通。

5、他走进酒吧间,看见里面聚着九流三教的人物。

6、这说明庐山浓浓的文化底蕴和海纳百川的人文特征,才成就了儒释道三教文化的共存共依,从而,造就了虎溪三笑的不朽经典。

六、关于三教的诗句

腹内包藏三教书  道场三教会  议论通三教  议论通三教  三教从来共本根  三教精微曾绎旧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三教的详细信息

文档

三教相关成语

1、三教的相关成语是:教妇初来,教儿婴孩、不教之教、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2、拼音是:sān jiào。3、注音是:ㄙㄢㄐ一ㄠˋ。4、结构是:三(独体结构)教(左右结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