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谏之义的其他释义是:指事君之正道。
三谏之义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三谏之义详细内容】
《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
二、引证解释
⒈后以“三諫之义”指事君之正道。引《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戎将侵曹,曹羈諫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諫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何休注引孔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此之谓也。”汉王充《论衡·程材》:“案世间能建蹇蹇之节,成三諫之义,令将检身自勑,不敢邪曲者,率多儒生。”
三、综合释义
指事君之正道。三谏之义[sānjiànzhīyì]指事君之正道。《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何休注引孔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此之谓也。/后以/三谏之义/指事君之正道。
四、出处
《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何休注引孔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此之谓也。”
五、关于三谏之义的成语
六、关于三谏之义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