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马面的汉语大词典是:佛教指地狱里的鬼卒。语本《楞严经》卷八:“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鎗槊,驱入城门。”《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目连行前至一地狱……狱中数万馀人总是牛头马面。”《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汤镇台﹞又叫家丁妆了一班牛头马面、魔王夜叉,极狰狞的怪物。”《何典》第一回:“那阎罗王也不过是鬼做的,手下也有一班牛头马面,判官小鬼。”。
牛头马面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牛头马面详细内容】
牛头马面niútóu-mǎmiàn。(1)指在迷信传说中,阎王手下的两个鬼卒,一个长着牛头,一个长着马头,比喻不好看。牛头马面[niútóumǎmiàn]⒈指在迷信传说中,阎王手下的两个鬼卒,一个长着牛头,一个长着马头,比喻不好看。英ox-headedandhorse-faceddemonsinHades;
二、综合释义
迷信传说中的两个鬼卒,一个头象牛,一个头象马。比喻各种丑恶的人。只是近来常常在梦中,或是在将醒未醒之顷,一阵悚然,从前所怕的~,都积压了来,都聚围了来。◎冰心《山中杂记—遥寄小朋友》
三、网友释义
牛头马面取材于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勾魂使者的形象。据《铁城泥犁经》说:阿傍为人时,因不孝父母,死后在阴间为牛头人身,担任巡逻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有资料说佛教最初只有牛头,传入中国时,由于汉族民间最讲对称、成双,才又配上了马面。但也有资料说马面也称马面罗刹,同样来自佛家。但本人在查阅资料中,并未发现印度神话中有马面作为冥府差役的说法。密宗中到是有“马面明王”的形象,但那是密宗佛教中的一位大神,相传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和冥府差役相距甚远。牛头马面之说在汉族民间流传,后被道教吸收,并充当了阎罗王及判官的下属。在佛寺很少见到牛头马面,反而常见于属于道教的城隍庙、东岳庙、阎王庙等。
四、其他释义
迷信传说中的两个鬼卒,一个头象牛,一个头象马。比喻各种丑恶的人。
五、关于牛头马面的近义词
六、关于牛头马面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