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的注音是:ㄩㄝˋㄌㄨˋㄕㄨㄩㄢˋ。
岳麓书院的拼音是:yuè lù shū yuàn。词语解释是:岳,亦作“岳”。故址在湖南·善化县(今长沙市)西岳麓山·抱黄洞下。岳麓书院[yuèlùshūyuàn]⒈岳,亦作“岳”。故址在湖南·善化县(今长沙市)西岳麓山·抱黄洞下。基础解释是:原址在湖南长沙岳麓山。宋开宝年间潭州太守朱洞创建。有讲堂、斋舍、藏书楼。引证解释是:⒈岳,亦作“岳”。故址在湖南善化县(今长沙市)西岳麓山抱黄洞下。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初建讲堂和书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州守李允又加扩建。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山长周式呈请州守刘师道再加扩建。大中祥符八年赐额。旋废置。南宋乾道初年兴复,淳熙末年又废置。光宗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朱熹任湖南安抚使时,又加兴复扩建,聘醴陵贡生黎贵臣充讲书执事,置田五十顷,学生多达千余人。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参见“四书院”。网络解释是:岳麓书院(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其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至今被完整保存,每一组院落、每一块石碑、每一枚砖瓦、每一支风荷,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1988年,岳麓书院建筑群被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综合释义是:岳,亦作“岳”。原址在湖南长沙岳麓山。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初建讲堂和书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州守李允又加扩建。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山长周式呈请州守刘师道再加扩建。大中祥符八年赐额。旋废置。南宋乾道初年兴复,淳熙末年又废置。光宗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朱熹任湖南安抚使时,又加兴复扩建,聘醴陵贡生黎贵臣充讲书执事,置田五十顷,学生多达千余人。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参见“四书院”。8、国语辞典是:位于湖南沙县西岳麓山下,宋开宝中潭州守朱洞建,张栻、朱熹曾在此讲学,清康熙时重建。岳麓书院[yuèlùshūyuàn]⒈位于湖南沙县西岳麓山下,宋开宝中潭州守朱洞建,张栻、朱熹曾在此讲学,清康熙时重建。9、其他释义是:原址在湖南长沙岳麓山。宋开宝年间潭州太守朱洞创建。有讲堂、斋舍、藏书楼。张。
岳麓书院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岳麓书院详细内容】
原址在湖南长沙岳麓山。宋开宝年间潭州太守朱洞创建。有讲堂、斋舍、藏书楼。
二、引证解释
⒈岳,亦作“岳”。故址在湖南善化县(今长沙市)西岳麓山抱黄洞下。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初建讲堂和书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州守李允又加扩建。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山长周式呈请州守刘师道再加扩建。大中祥符八年赐额。旋废置。南宋乾道初年兴复,淳熙末年又废置。光宗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朱熹任湖南安抚使时,又加兴复扩建,聘醴陵贡生黎贵臣充讲书执事,置田五十顷,学生多达千余人。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参见“四书院”。
三、综合释义
岳,亦作“岳”。原址在湖南长沙岳麓山。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初建讲堂和书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州守李允又加扩建。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山长周式呈请州守刘师道再加扩建。大中祥符八年赐额。旋废置。南宋乾道初年兴复,淳熙末年又废置。光宗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朱熹任湖南安抚使时,又加兴复扩建,聘醴陵贡生黎贵臣充讲书执事,置田五十顷,学生多达千余人。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参见“四书院”。
四、汉语大词典
岳,亦作“岳”。故址在湖南善化县(今长沙市)西岳麓山抱黄洞下。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初建讲堂和书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州守李允又加扩建。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山长周式呈请州守刘师道再加扩建。大中祥符八年赐额。旋废置。南宋乾道初年兴复,淳熙末年又废置。光宗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朱熹任湖南安抚使时,又加兴复扩建,聘醴陵贡生黎贵臣充讲书执事,置田五十顷,学生多达千余人。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参见“四书院”。
五、关于岳麓书院的造句
1、如果说岳麓书院的“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是尊重与解读湖湘文化最有名的一处牌匾,那么第二处便是在二酉山——“学富五车,书通二酉”。
2、专家推测,约百年前,岳麓山前除规模较大的岳麓书院外,绝大部分当为种植稻谷的田野,少量的村民散居在橘子洲大桥西桥头和后湖一带。
3、作为这种披沙沥金后仅有的完整存在,岳麓书院让我感到震撼与惊叹千年时间于整体时空当然短暂,对于一座庭院无疑是漫长的。
4、爱晚亭、蟒蛇洞、岳麓书院等景观闻名遐迩。
5、著名学者刘海峰教授登上岳麓书院讲坛,纵论“千年科举与中国传统文化”。
6、千年来,岳麓书院敞开胸怀接纳博学鸿儒,营造探求真理的学术氛围,弦歌不绝,掀起了一个个学术文化交流的高潮。
六、关于岳麓书院的诗词
<<《岳麓书院·龙蛇夜走雨其滂》>> <<《同瞿星谷瞿紫山黄星池游岳麓书院》>> <<《重九雅集岳麓书院》>> <<《雨中过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屋舍如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