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 知识百科 - 正文

拾煤的汉语大词典是什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07-16 08:06:32
文档

拾煤的汉语大词典是什么

1、拾煤的汉语大词典是:见“拾尘”。《汉语大词典》:拾尘(拾尘)  拼音:shíchén传说孔子困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得食。后得米,由颜回、仲由二人在一间破屋里烧饭。颜回见一块烟灰落到饭里,感到被弄污的饭弃之可惜,就取来吃了。子贡从远处望见,以为他偷食,告诉了孔子。孔子说颜回不会做这种事。后来问明情况,孔子说:我也会这样做的。见《孔子家语·颜回》。《吕氏春秋·任教》亦载此事,稍异:谓孔子亲见而怀疑,后查明情况,叹道:“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后以“拾尘”喻因误会而致疑。晋陆机《君子行》:“掇蜂灭天道,拾尘惑孔颜。”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拾尘掇蜂,疑圣猜贤。”《旧唐书·韦处厚传》:“盖曾参有投杼之疑,先师有拾尘之戒。”亦作“拾煤”。唐刘禹锡《上杜司徒书》:“于掇蜂而知父子之可閒,于拾煤而知圣贤之可疑。”明陈子龙《复张郡侯书》:“谁兴拾煤之谤,徒受唾天之污。”。
推荐度:
导读1、拾煤的汉语大词典是:见“拾尘”。《汉语大词典》:拾尘(拾尘)  拼音:shíchén传说孔子困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得食。后得米,由颜回、仲由二人在一间破屋里烧饭。颜回见一块烟灰落到饭里,感到被弄污的饭弃之可惜,就取来吃了。子贡从远处望见,以为他偷食,告诉了孔子。孔子说颜回不会做这种事。后来问明情况,孔子说:我也会这样做的。见《孔子家语·颜回》。《吕氏春秋·任教》亦载此事,稍异:谓孔子亲见而怀疑,后查明情况,叹道:“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后以“拾尘”喻因误会而致疑。晋陆机《君子行》:“掇蜂灭天道,拾尘惑孔颜。”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拾尘掇蜂,疑圣猜贤。”《旧唐书·韦处厚传》:“盖曾参有投杼之疑,先师有拾尘之戒。”亦作“拾煤”。唐刘禹锡《上杜司徒书》:“于掇蜂而知父子之可閒,于拾煤而知圣贤之可疑。”明陈子龙《复张郡侯书》:“谁兴拾煤之谤,徒受唾天之污。”。


拾煤的汉语大词典是:见“拾尘”。《汉语大词典》:拾尘(拾尘)  拼音:shíchén传说孔子困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得食。后得米,由颜回、仲由二人在一间破屋里烧饭。颜回见一块烟灰落到饭里,感到被弄污的饭弃之可惜,就取来吃了。子贡从远处望见,以为他偷食,告诉了孔子。孔子说颜回不会做这种事。后来问明情况,孔子说:我也会这样做的。见《孔子家语·颜回》。《吕氏春秋·任教》亦载此事,稍异:谓孔子亲见而怀疑,后查明情况,叹道:“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后以“拾尘”喻因误会而致疑。晋陆机《君子行》:“掇蜂灭天道,拾尘惑孔颜。”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拾尘掇蜂,疑圣猜贤。”《旧唐书·韦处厚传》:“盖曾参有投杼之疑,先师有拾尘之戒。”亦作“拾煤”。唐刘禹锡《上杜司徒书》:“于掇蜂而知父子之可閒,于拾煤而知圣贤之可疑。”明陈子龙《复张郡侯书》:“谁兴拾煤之谤,徒受唾天之污。”。

拾煤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拾煤详细内容】

后以'拾煤'喻因误会而致疑。

二、基础解释

见/'拾尘/',后以/'拾尘/'喻因误会而致疑。

三、引证解释

⒈见“拾尘”。

四、其他释义

1.见'拾尘'。

五、关于拾煤的词语

煤气中毒,煤炭中毒  拾煤  埃煤  煤层  灯煤  煤氣燈  

六、关于拾煤的诗句

对耸诗肩夜拾煤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拾煤的详细信息

文档

拾煤的汉语大词典是什么

1、拾煤的汉语大词典是:见“拾尘”。《汉语大词典》:拾尘(拾尘)  拼音:shíchén传说孔子困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得食。后得米,由颜回、仲由二人在一间破屋里烧饭。颜回见一块烟灰落到饭里,感到被弄污的饭弃之可惜,就取来吃了。子贡从远处望见,以为他偷食,告诉了孔子。孔子说颜回不会做这种事。后来问明情况,孔子说:我也会这样做的。见《孔子家语·颜回》。《吕氏春秋·任教》亦载此事,稍异:谓孔子亲见而怀疑,后查明情况,叹道:“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后以“拾尘”喻因误会而致疑。晋陆机《君子行》:“掇蜂灭天道,拾尘惑孔颜。”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拾尘掇蜂,疑圣猜贤。”《旧唐书·韦处厚传》:“盖曾参有投杼之疑,先师有拾尘之戒。”亦作“拾煤”。唐刘禹锡《上杜司徒书》:“于掇蜂而知父子之可閒,于拾煤而知圣贤之可疑。”明陈子龙《复张郡侯书》:“谁兴拾煤之谤,徒受唾天之污。”。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