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摸象的解释是:盲人摸象mángrén-mōxiàng。(1)佛教故事:有几个瞎子摸一只象,有的摸到象腿,就说大象像柱子,有的摸到尾巴,就说大象像一条蛇,各执己见,争论不休。比喻看问题不全面,以偏概全。
盲人摸象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友释义 【点此查看盲人摸象详细内容】
盲人摸象是一则汉语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大般涅槃经》。盲人摸象用来比喻对事物了解不全而固执一点,乱加揣测;该成语在句中作宾语、谓语、定语。
二、汉语大词典
《大般涅槃经》三二:“尔时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汝见象耶?’众盲各言:‘我已得见。’王言:‘象为何类?’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后以“盲人摸象”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孙愐不知翻经切纬之意,广收杂物,金矢一囊,四呼如盲人摸象,仅得一肢,以为全体,而所得者是真非赝。”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跋》:“故今欲综合全史,而有所陈述,必如盲人摸象,不得其全也。”
三、成语词典版
01.宋.葛胜仲〈十八罗汉赞.一尊者乘六牙象沙弥一人执手炉其前〉:「盲人摸象,臆说据指。堂堂应仪,示汝全体。」02.明.张岱〈大易用序〉:「盲人摸象,得耳者谓象如簸箕,得牙者谓象如槊,得鼻者谓象如杵,随摸所名,都非。」03.明.周宗建《论语商.卷上.乡党第.乡党篇》:「若拈着一相,随拟一法,正是盲人摸象、痴儿认指。」04.清.朱彝尊《经义考.卷一一四.诗.袁氏毛诗或问》:「仁〈自序〉曰:「朱元晦于《诗》,尽去孔门序说,而以意自为之解。盲人摸象,岂不揣其一端,然而去象远矣。」05.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唐有孙愐之《唐韵》、守温之三十六字母、何人之四呼……四呼如盲人摸象,仅得一肢,以为全体,而所得者是真非赝。」
四、其他释义
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五、关于盲人摸象的成语
六、关于盲人摸象的造句
1、“似小丁这般无知识者谈知识,无异于矮人观场,盲人摸象。
2、守住文字,才能使自己沉下来,才能逼自己想下去,才不会矮人看戏,盲人摸象,才不会人云亦云,乱拍巴掌。
3、一百多年以来,我们对佛教的研究,在很多方面来说,正像这一出盲人摸象。
4、就像盲人摸象,每个人都只看了不同的一部分。
5、啥是人造卫星,我们几个盲人摸象般胡乱猜测了一番,还自以为得意。
6、不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总是去猜测,就像盲人摸象,解决不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