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 知识百科 - 正文

诛心之论的基础意思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07-16 07:35:17
文档

诛心之论的基础意思

1、诛心之论的基础解释是:指揭穿动机的批评。
推荐度:
导读1、诛心之论的基础解释是:指揭穿动机的批评。


诛心之论的基础解释是:指揭穿动机的批评。

诛心之论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汉语大词典    【点此查看诛心之论详细内容】

揭穿别人动机的批评或深刻的议论。《镜花缘》第九十回:“那时他虽满嘴只说未将剪子带来,其实只想以手代剪。这个‘撕’字乃诛心之论,如何不切!”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五:“性命之说高而经纶之业疏;诛心之论深而驭材之术失。”瞿秋白《文艺论辑·马克思文艺论底断篇后记》:“用不着埋怨什么‘诛心之论’,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拉萨尔的‘诛心’的批评,的确预言了拉萨尔的政治命运,他始终走上了同俾士麦克联合的道路。”参见“诛意”。

二、国语辞典

晋赵盾不讨伐弑君的乱臣贼子,而史官记载为赵盾弑君,后世称此为「诛心之论」。见《左传.宣公二年》。后指不问罪迹如何,仅就动机用心而加以谴责的言论。亦指深刻的言论或批评。

三、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晋赵盾不讨伐弑君的乱臣贼子,而史官记载为赵盾弑君,后世称此为诛心之论。见左传˙宣公二年。后指不问罪迹如何,仅就动机用心而加以谴责的言论。亦指深刻的言论或批评。镜花缘˙第九十回:那时他虽满嘴只说未将剪子带来,其实只想以手代剪。这个撕字乃诛心之论,如何不切!

四、其他释义

诛:惩罚。指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也指揭穿动机的评论。

五、关于诛心之论的词语

诛心之论  诛心之律  诛论  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六、关于诛心之论的造句

1、药家鑫这件案子最不应该的就是对当事人做了大量的诛心之论,而且不乏恶意地去忖测当事人的心理。

2、这一句可是诛心之论,处理不好足以让灵鹫寺武当山和嵩山的关系见恶。

3、这等诛心之论直接把扶苏推到了聚光灯下。

4、这一番诛心之论虽然有些不恭,却是在情入理。

5、章氏“揭发伏藏”,作“诛心之论”,显得“气壮而理直”,至于“曳尾涂中,龟鳖同乐,而复窃据虚名,高言改革,惧丑声之外扬,则作无赖口吻以自抵谰。

6、朕便不做诛心之论,却还要问一声他们到底要干什么?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君父?要把朕这座金銮殿拆了吗?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诛心之论的详细信息

文档

诛心之论的基础意思

1、诛心之论的基础解释是:指揭穿动机的批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