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所得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免征额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
-
纳税,就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规定,根据相对应的比例,将个人或者是集体的一部分所得交给国家。自2018年8月31日,个人所得税修改个案得到了通过,从2018年10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变成每月5000元。
-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但是,新法没有明确业务招待费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
2019年1月1日起,新个税已经正式开始实施。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
-
根据新税率表,综合所得应该按如下税率缴税: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6000元的为3%;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为10%;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为20%。
-
个人所得税=(月综合收入-五险一金-5000-专项附加扣除)*税率-速算扣除数。个人所得税一般由公司代扣代缴。
-
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
个税起征点从2018年10月1日起就从3500元上调至5000元了。个人所得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个人所得税率是由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根据个人的收入计算。
-
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税法规定了当我们的收入到达一定的金额时,就要扣除个人所得税。这到底是怎么个扣法呢?操作方法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最新的个税法在2019年1月1日起施行,在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对于纳税人的个人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5000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就是应纳税所得额。按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计算,按月换算后再计算缴纳税款,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例如收入1万元,扣除五险...
-
2019最新工资个人所得税税率是怎么样的呢?请看下面总结的信息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019年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从3500元提升到了5000元,这意味着月工资在5000元以下的人都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各个工资档位的个税情况:个人所得税预扣率(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2019年新加了一些专向扣除款项,主要包括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租金等等,这些费用都会在税前扣除。具体为:子女教育: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继续教育:在学历教育期间按每月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