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7年8月1日南昌爆发,打响武装反抗反动统治的第一,中国工农红军因此萌芽,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决定将8月1日作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建军节。
-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这一天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了不让鱼虾伤害屈原的躯体,用竹筒装糯米投入江中,后来发展为吃粽子和赛龙舟两大习俗。人们为了悼念屈原,于是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
植树节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1915年在孙中山的倡议下,规定了以清明节为植树节,进行植树活动。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以后每年的孙中山逝世纪念日,3月12日设为我国的植树节,以纪念一贯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
-
提前做好功课,去了解下相关历史故事背景;描述参观过程,描述此次前行的目的,和路上发生的一些小故事;表达自己的观点,结合自己的观点,对此次前行的感受。
-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由国家权力机关决定。2014年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大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开启全面侵华战争,同年8月13日——11月12日,中国在淞沪会战中失利,上海沦陷。随后的南京保卫战中,双方实力悬殊,直至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12月15日(日军占领第3天):已放下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