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源于原始人在生活中用来表达自己的图画形式,后来原始图画变成了一种表意符号,而形成系统的文字是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表意符号演变成了比较定型的甲骨文,甲骨文是一种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古老文字,是现代汉字的直系祖先。
-
汉字源于原始人在生活中用来表达自己的图画形式,后来原始图画变成了一种表意符号,而形成系统的文字是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表意符号演变成了比较定型的甲骨文,甲骨文是一种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古老文字,是现代汉字的直系祖先。
-
文字的由来,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苍颉是皇帝的史官,他长着跟龙一样面貌,四只炯炯有神的眼睛。它特别喜欢观察身边和周围事物,非常爱动脑筋想问题。每天抬头观察天上星星变化,看乌龟背上花纹、雀鸟羽毛色彩和山川起伏样子和形象,经常在自己手上描画事物的形体和特征,久而久之就创造了文字。
-
冬至不是冬天的开始,而立冬才是冬天的开始。冬至是冬季的六个节气中的第四个,这六个分别是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
-
冬至是什么,冬至,又称冬节、亚岁、长至节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斗指子为冬至,即太阳黄经达270°,于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时年八节之一,古时民间有在“八节”拜神祭祖的习俗。冬至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在每年阳历的12月22日左右,当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就为冬至。冬至,俗称“冬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