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友人》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此诗写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与离情。首联点出送友远行时的景物环境;颔联继写友人别后将如孤蓬万里,不知要飘泊到何处,隐含不忍分离之情。
-
《行路难》吴均赏析:从汉“柏梁体”开始,叹收六朝声律对仗,七言诗逐渐赶上五言诗;并从初唐开始分流,为新兴近体律绝,和乐府歌行。“初唐四杰”对七言古诗也作出巨大贡献。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与《行路难》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在卢照邻之前,鲍照就作过一首七言《行路难》,仄声促韵与长句宛转,充分表达悒郁不平之气。卢照邻这一首从容舒展,徐缓不迫,多次转韵;其声律、修辞、与对仗明显受六朝诗歌影响,从中也反映了诗风转变期的艺术特点。全诗共四十句,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万古摧残君讵知?”“长安城北渭桥边”为虚指,即物起兴,从眼前横槎、枯木倒卧古田引起联想,“昔日”领起下文十六句,对“枯木”曾经拥有的枝繁叶茂,溢彩流芳的青春岁月,进行淋漓尽致的铺陈
-
从军行七首·其四赏析,赏析:诗歌反映了戍边将士杀敌立功、保卫国家的豪情壮志。壮阔的塞外景色与将士宏伟的抱负融合在一起,气魄雄阔,风格浑豪。作者: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与李白、高适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长云暗雪山①,孤城遥望玉门关②。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③。赏析战士们有思家之绪,这
-
唐诗赏析:月夜忆舍弟,杜甫《月夜忆舍弟》赏析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赏析一】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作者: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
-
李白的行路难·其一赏析,积极用世,执著追求李白——《行路难》(其一)赏析《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行路难·其一这首《行路难》,用“最李白”的表达方式,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前四句,李白使出了擅长的夸张与逆转的手法:黄金酒器,高档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