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和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最后一场。此战,两国实力都受到影响,为双方日后消除矛盾、共同抗魏奠定基础。
-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
赤壁之战的简介,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常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赤壁之战的简介主要内容: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攻打吴国,吴蜀联合抗曹。因魏军不善水战,孔明、周瑜决定火攻。庞统假意投奔曹操,建议
-
火烧赤壁的故事讲什么,周瑜让黄盖派人送了一封信给曹操,表示要脱离东吴,投降曹操。曹操以为东吴将领害怕他,对黄盖的假投降,一点也没怀疑。黄盖叫兵士偷偷地准备好十艘大船,每艘船上都装着枯枝,浇足了油,外面裹着布幕,插着旗帜,另外又准备一批轻快的小船,拴话说曹操发大兵征讨刘备,刘备溃不成军只好投奔东吴,而孙刘联盟面对曹操的雷霆万钧之势,依旧难以抵抗于是双方列阵于赤壁,准备决一死战。其中
-
官渡之战,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地区对峙。袁绍派他的谋士郭图和大将淳于琼、颜良等到白马进攻曹操的部将东郡太守刘延。袁绍自己则带兵进抵黎阳准备南渡黄河。4月,曹操北进援救刘延。途中采纳了某士荀攸所献计策,北渡黄河攻击敌人东汉末年,由于农民的冲击,原本就已经危若累卵的大汉王朝彻底陷入军阀混战的泥潭之中,经过多年的互相征伐,北方最终形成了以曹操和
-
官渡之战简介是什么,中国东汉建安五年(200),曹操统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地区击败袁绍进攻的一次决战。东汉末年,豪强拥兵割据,逐鹿中原。时袁绍拥有冀、青、幽、并四州,自恃兵多粮足,图谋相机消灭仅据兖、豫二州的曹操。建安五年一月,袁绍率精兵10万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200),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
-
历史上的夷陵之战,夷陵之战,陆逊统率的吴国抗蜀军:兵力5万。(《资治通鉴》、《三国志吴主传》、《陆逊传》均有记载);蜀军的总兵力在7.2万左右(不包括赵云军),其中在夷陵地区作战的有5.9万人。战败后,刘备退回永安有2.3万兵防守。结下联营百里(一说二三夷陵之战指的是什么三国三大战役并不仅仅是因为规模大少胜多更因为这3大战役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局势简单的说夷陵之战之前蜀国占有荆州
-
巨鹿之战简介,巨鹿之战,是秦末大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巨鹿之战,是秦末战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国名将章邯、王离率领的40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