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公历的9月10日是中国的教师节,在1985年1月21日的时候,由第六届全国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用以感谢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
-
父亲节的具体日期不是固定的,它一般定义在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世界上最早的父亲节于1910年诞生在美国,是由住在美国华盛顿州斯波坎的布鲁斯多德夫人倡导的。
-
愚人节是每年的4月1日,也称万愚节、幽默节,是西方社会民间传统节日。愚人节与古罗马的嬉乐节和印度的欢悦节有相似之处。在欧美一些国家,愚人节这一天人们以多种方式开周围的人的玩笑。
-
中国的植树节是在每年的3月12日。最初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后来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三周年,于是将植树节改为每年的3月12日。
-
妇女节在每年的3月8日,又称国际妇女节,全称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在中国又被称为三八节和三八妇女节,是每年的3月8日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
-
中国的植树节是在每年的3月12日。植树节为国际性节日,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人民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照各国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共称为国际植树节。中国的植树节是在每年的3月12日。
-
中国的植树节是在每年的3月12日,为了纪念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植树节又为国际性节日,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人民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照各国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共称为国际植树节。
-
是为举行的各种活动进行宣传,进行前期的推广宣传,和中期的实时同步宣传,为活动提供专业的策划,尽可能的把活动想要表达的东西给传达出去。
-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日。
-
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感恩节假期一般会从星期四持续到星期天,每逢感恩节这一天,美国家家户户都要吃火鸡,他们通常还吃一些传统的菜肴,例如西葫芦、奶油洋葱、土豆泥、番瓜派等等,家庭成员无论在哪都会赶回家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