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露源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记载:“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在记载中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结束,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
-
寒露源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记载:“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在记载中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结束,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
-
寒露源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记载:“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在记载中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结束,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
-
汉字源于原始人在生活中用来表达自己的图画形式,后来原始图画变成了一种表意符号,而形成系统的文字是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表意符号演变成了比较定型的甲骨文,甲骨文是一种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古老文字,是现代汉字的直系祖先。
-
三八妇女节的起源归因于20世纪初期一系列的妇女运动大事,包括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为争取应有权益、平等和自由举行规模巨大的罢工和示威游行,1911年3月19日,奥地利、丹麦多个国家首次举行庆祝妇女节的集会和游行并扩大到全世界。
-
文字的由来,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苍颉是皇帝的史官,他长着跟龙一样面貌,四只炯炯有神的眼睛。它特别喜欢观察身边和周围事物,非常爱动脑筋想问题。每天抬头观察天上星星变化,看乌龟背上花纹、雀鸟羽毛色彩和山川起伏样子和形象,经常在自己手上描画事物的形体和特征,久而久之就创造了文字。
-
五岳的由来,中国古代,认为高山“峻极于天”,把位于中原地区的东、南、西、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定为“五岳”。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开始在五岳修建佛寺、道观,进行宗教活动,每个“岳”均尊奉一位“岳神”(或称“大帝”、“神君”等)作为掌管该岳的最高神祇。这几座山上的天然风景亦逐渐被开发出来,供朝山信徒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