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劲松 神经外科 副教授 1、垂体瘤、颅咽管瘤、胶质瘤、脑膜瘤、神经鞘瘤等各类颅脑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2、脑动静脉畸形、脑卒中等脑血管的外科治疗。3、神经导航、术中磁共振辅助手术等微创神经外科新技术。顾宇翔 神经外科 副教授 擅长脑脊髓血管性疾病,肿瘤和外伤的诊断及治疗。脑出血性病变(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和缺血性疾病(颈动脉、脑动脉狭窄)的血管内介入和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烟雾病 一天进行四人五条血管搭桥术2014年9月2日,我科在上海华山医院专家指导、麻醉科、手术室配合下,对3例烟雾病、1例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成功进行脑血管综合重建手术,即直接血管搭桥、脑膜和肌肉同脑表贴敷手术,其中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一人进行两条血管搭桥。术后病人恢复顺利,近日即可出院。
手术预防“中风”虽然疗效好,但创伤大、风险高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介入预防是一种预防脑中风的全新微创方法,效果和手术预防相当,此方法操作简单,疗效好,创伤小,成功率超过95%。且不需要开颅和暴露脑组织,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术后大约1天即可出院。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是在颈动脉狭窄处置入血管支架...
自1994年起,华山医院神经科获得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临床神经医学”重点学科的资助,在吕传真教授主持下,神经内科于1996年建立了脑血管病专业组。专业组致力于脑卒中诊治的规范化理念,在上海乃至华东地区率先建立脑卒中急诊诊断与处理规范流程;设立卒中专病随访门诊、配置卒中监护床位以及多学科联合的卒中...
所以,发现有中风的症状,应该及时治疗。但中风都有哪些症状呢?可以去参加常笑健康携手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医师开设的“预防脑卒中”一系列课程,系统的了解脑卒中,通过脑卒中预防系列课程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机体健康水平,能够做到脑卒中早发现早预防,远离脑卒中,只要29.9,为了自己健康,还是非常值得...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吴毅教授应用fNIRS设备进行脑网络功能连接研究,成果丰富。研究涉及不同人群与脑卒中相关领域。研究一,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单侧上肢训练和双侧上肢训练脑网络功能连接对比研究。采用慧创NirSmart近红外脑功能成像装置,探讨单侧与双侧训练在脑网络功能连接...
(牵头研究单位,1998)、卫生部临床学科“脑出血的规范化治疗” 重点项目(2000)、参加国家“十五”攻关项目“缺血性脑血管病规范化治疗的多中心研究”(主要研究单位,2001)、承担上海市科委重大攻关项目“卒中预防与治疗”-卒中单元医疗模式的建立与示范(2003)等多项脑卒中规范化诊治的临床研究。
现每年收治超过600例卒中患者,建立了历时10年的卒中专病门诊,年随访卒中患者超过7000例次;是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的重点学科、2008年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研究“卒中医疗服务标准”的实施单位。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科由我国著名神经病学家周孝达教授于1952年创建。神经科已具备了较为完整...
包括神经介入(动脉狭窄)、脑出血(水肿机制)、脑梗死(动脉易损机制)、脑小血管病与认知等4个亚专业;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13名、博士研究生7名,在读研究生9名;年门诊量及住院人数逐年上升,至2009年各类脑血管病患者住院719人次/年(占神经内科44%),脑卒中专病随访门诊量超过6万人次/年。
该产品能助力临床治疗决策制订,把握手术黄金时机,辅助预后分析。该系统在脑部 CT 扫描中自动提高脑卒中 CT 的优先级,让急诊医生能在5分钟内做出反应并返回报告。其出血点检出率在 98% 左右,每套扫描里伴随的假阳性小于1个。产品已落地30家左右医院,其中1/3 的医院已经将该产品接入到 RIS 系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