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凤霞13岁的时候开始学习评剧,15岁的时候登台表演,在这一时期,新凤霞演了众多的曲目,在华北地区受到了一众好评。但在那个年代有好评,同样也会有别人的诽谤和排斥,但是当年年轻的新凤霞都将这些挺了过来。除此之外,新凤霞和吴祖光结婚之前,还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但是那段婚姻属于包办婚姻,两人之间并没有太多的感情。新凤霞在当时给
这一时期的评剧名家有:谷文月、刘萍、李秀云、马淑华、崔莲润、李红霞、刘秀荣、王曼苓、郑桂芳等。 评剧到现在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了,它从一种简单的民间说唱艺术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大剧种,凝结着几代评剧艺人的的辛勤劳动。成为我国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深受广大群众的喜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
- 4月24日,我国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小王金香老师,因病在长春逝世,享年八十八岁。从此,她人生的舞台谢幕,离开了万千喜爱她的戏迷观众。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大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爱派)传承人、评剧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莲小君先生于2019年12月30日凌晨5:26分在天津仙逝,享年94岁。
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的评剧新秀在党的培养和老一辈艺术家的传帮带下,茁壮成长,使许多流派艺术有了继承人。这一时期的评剧名家有谷文月、刘萍、李秀云、马淑华、崔莲润、李红霞等。评剧作为中国戏曲剧种之一,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
除去老一辈的评剧流派,目前评剧界公认的评剧流派有以下11个:小白(玉霜)派——旦 音色纯正,音域宽广,行腔柔润平稳,深沉流畅,韵味醇厚、朴素大方。无论是演唱技巧的运用,还是唱腔的设计安排,她都能从刻画人物出发,细腻而真切地表达人物感情,树立好人物的音乐形象。代表剧目:《朱痕记》、《闹严府》...
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于...
在50年代,李忆兰凭借《白蛇传》中的表演获得了多项国家大奖,这部作品在评剧界具有重要地位。北京日出艺术团,由评剧艺术家韩钰(韩玉琴)女士发起,旨在振兴评剧艺术,发掘人才。艺术团得到了老一辈艺术家的关心和同行的尊重,韩钰老师以其深厚的评剧功底和对李忆兰的敬仰,成为排演这部剧的关键人物。历经...
……幸喜当时有一位谈剧名家凌霄汉阁主(原名徐凌霄),学通中外,文笔隽健,对于挖掘京剧的精华,致力极深,他曾《大公报》、《京报》创办戏剧周刊,维护京剧,不遗余力。我庆得知音,与他通讯投稿……研究所每月出版一期《剧学月刊》,刊载当代名家徐凌霄、陈墨香、杜颖陶等人的文章论著…… ……胡乔木还提到一些旧北京...
不只是为了搞笑而搞笑,往往有着很深的正能量的意义,让人笑中悟出发人深省甚至带泪的感悟。《英雄母亲的一天》从一个极其平凡的母亲的一天,使观众悟出为什么能培养出英雄的儿子;《如此包装》面对金钱的诱惑,映出一个老一辈评剧演员为了发展民族文化事业的辛酸、无奈和执着,令人笑着笑着会让观众深受...
1960年随团转入江苏省京剧院任演员,2001年7月退休。她先后就教于尚荣芳、周斌秋、程玉菁、朱企新(老一辈程荀两派名票)和昆曲老前辈尤彩云,后又得到郑大同(艺术造诣深厚的老一辈程派名票)、王吟秋、赵荣琛、李世济、李玉茹、熊承旭、李丹林、赵培荣等名家亲授,艺术造诣日深。钟荣“风摆荷叶”的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