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指六十岁,古稀之年指七十岁,耄耋之年指七十至九十岁,期颐之年指一百岁。以下是详细解释:花甲:是指人到六十岁。这与我国古代干支纪年有关。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六十年周而复始形成一循环,故称为“六十花甲子”。因此,人们习惯称六十岁为“花
期颐之年是指人活到一百岁。以下是关于期颐之年的详细解释:含义:期颐是古代对百岁老人的一种称呼,其中“期”是期待的意思,“颐”是供养的意思。期颐的意思是老人活到一百岁的时候,基本饮食起居和生活各方面都不能自己独立完成,需要别人的供养和照顾。来源:期颐这个词汇最早出现在汉朝时期戴圣所写...
2. 期颐之年,是用来形容那些超过百岁的老人,也被称为人瑞,意味着他们已经进入到一个非常长寿的阶段。3. 古稀之年,是指人们七十岁的高龄,这个年龄段的人已经进入了晚年,但身体和精神状态通常还保持较好。4. 知天命之年,是指人们五十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应该开始明白自己的人生方向和使命,开始专...
4. 期颐之年:100岁。5. 不惑之年:40岁。
期颐之年指的是100岁。具体解释如下:期颐含义:期颐之年出自《礼记》中的一句“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其他年龄称谓:赤子:指的是婴儿刚生下来之时,皮肤略微泛红,所以古人就将这个时候的孩子称之为“赤子”。襁褓:指的...
期颐之年指的是100岁。以下是关于期颐之年的详细解释:期颐的含义:期颐,期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颐,谓当养而已。期颐就是指百岁之人。期颐是人寿至百岁的特称。历史来源:《礼记·曲礼上》中记载:“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
4. 期颐就是指百岁之人。期颐特指一百岁,是人寿至百岁的尊称。5. 《礼记·曲礼上》中提到:“百年曰期颐。”郑玄注解称:“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这意味着:人到了百岁,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饮食、居住、行动等,都需要子女的照顾,因此将“百岁”称为...
对。古稀:指70岁。称70岁为古稀之年 耄耋:指70~90岁 期颐:指百岁老人。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轼《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期颐之年是指10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被视为真正的老寿星。在这个年龄,人们的身体和心态都需要得到良好的照顾和保养。花甲、古稀、耄耋、期颐之年分别代表60、70、80、100岁,是古人对各个年龄段老年人的尊称。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都应该注重身体的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享受美好的生活。
百年曰期颐。" 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 期,朱熹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待人养护。期颐就是指百岁之人。意思是这时饮食起居期待子孙奉养照顾了。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