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蔡元培认为,大学的首要任务是进行高深学问的研究,这是大学区别于其他教育机构的核心特征。大学是共同研究学术的机关:他强调,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学者们在这里共同研究学术问题,推动知识的进步和创新。大学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学府:这意味着大学应该具有包容性和多元性,能够容纳各种学术流派和思想体系,为学者们提供一个自由交流和探讨的平台。
本题考查蔡元培的教育主张。“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的意思是,所谓大学,是一个集聚各种流派思想大师,搜罗各种经典文献的学府。主要说大学是做学问实施教育的处所,搜集重大经典著作,集中了各个学派的学说和专家学者。这主要体现蔡元培主张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教育方针。D 项正确。...
蔡元培曾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也就是说,大学最根本的,是用人类积累起来的文化成果,浇灌人的智慧,培植人的德行,促进、保护和增强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不断对社会变革进行分析,运用自己的批判和前瞻功能引导社会发展,促进人类与时俱进,日新又新。大学探求高深知识,追求真理,其魅力不...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1917年蔡元培在北大就职演说上又提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认为“治学者可谓之大学,治术者可谓之高等专门学校”。1912年1月19日,民国元年,他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并主持制定了《大学令》和《中学令》,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大学和中学校令...
蔡元培给大学的定义是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也。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清光绪进士。祖籍浙江诸暨。教育家、民主进步人士。1917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
蔡元培给大学的定义是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也。1917年在北大就职演说上又提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认为治学者可谓之大学,治术者可谓之高等专门学校。大学,即普通高等学校,是一种功能独特的组织。它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是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的...
蔡元培对大学的定义颇具独到见解,他提出大学不仅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的学府,更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殿堂。蔡元培认为,那些致力于学问研究的人可以被称为大学者,而专注于技能训练的人则可以归入高等专门学校之列。在1917年就职北京大学的演说中,蔡元培进一步阐释了他的大学理念。他认为,大学的核心在于...
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认为,大学的宗旨:研究高深学问。蔡元培认为大学应当成为研究高深学问的学府,这是蔡元培办学的指导思想,也是他大学教育思想的出发点。一、人物简介:1、蔡元培,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
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1918年的开学典礼演讲词中说:"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也就是说,大学最根本的,是用人类积累起来的文化成果,浇灌人的智慧,培植人的德性,促进、保护...
思想自由:蔡元培认为,大学应该是一个自由思考、自由表达的场所,不应受到任何思想或政治势力的束缚。他鼓励师生们勇于探索真理,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营造了一个开放、多元的学术氛围。兼容并包:在蔡元培的领导下,北京大学实行了一种包容性的办学策略,即不论师生的学术背景、政治倾向或宗教信仰如何,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