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五十条规定,当行政机关要求当事人履行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等义务,当事人逾期不履行且后果可能危害交通安全、环境或自然资源时,可由行政机关或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为履行。这是一种行政强制执行方式,旨在避免直接强制,维护秩序并恢复被损害的权益。第五十一条明确了代履行程序,包括送达决定书、三日前催告、
行政机关代履行应当遵循以下法律规定:代履行前送达决定书:代履行决定书应载明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地址,代履行的理由和依据、方式和时间、标的、费用预算以及代履行人。催告程序:在代履行三日前,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若当事人在催告后履行了义务,则应停止代履行。到场监督:代履行时,作出决定的行政...
行政机关施行代履行职责,主要基于《行政强制法》第五十条规定。该条款指出,行政机关有权对违法建设,如当事人的行为已导致危害交通安全、环境污染或破坏自然资源,且当事人逾期不履行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等义务时,采取代履行方式。代履行费用由当事人承担,除非法律另有规定。这种执行方式在市和县行政执法...
法律分析:代履行是指义务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法义务,由他人代为履行可以达到相同目的的,行政机关可以自己代为履行或者委托第三人代为履行,向义务人征收代履行费用的强制执行制度。代履行主要适用于该行政法义务属于可以由他人代替履行的作为义务,例如排除障碍、恢复原状、强制拆除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
由当事人承担。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代履行不得采用暴力、胁迫以及其他非法方式。第五十二条 需要立即清除道路、河道、航道或者公共场所的遗洒物、障碍物或者污染物,当事人不能清除的,行政机关可以决定立即实施代履行;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事后立即通知当事人,并依法作出处理。
代履行主要适用于排除障碍、强制拆除等可以由他人代替履行的作为义务,对于不能由他人替代的义务和不作为义务是不能适用代履行的,比如与人身有关的义务,公安机关对某人给予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是不能由他人代履行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五十条 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要求当事人履行排除...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五十一条第一款。代履行前的催告:时间要求:代履行三日前,催告当事人履行。停止条件:若当事人在催告后履行,则停止代履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五十一条第二款。代履行时的监督:监督主体: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派员到场监督。法律依据...
全国人大法工委关于《行政强制法》中“代履行”的相关释义如下:定义与目的:定义:代履行是指当行政机关要求当事人履行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等义务,而当事人逾期不履行且其后果已经或者将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破坏自然资源时,行政机关可以代其履行或者委托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其履行的行政强制...
根据《行政强制法》第十二条规定:“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一)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二)划拨存款、汇款;(三)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四)排除妨碍、恢复原状;(五)代履行;(六)其他强制执行方式。”代履行只是行政强制执行的一种方式。代履行,可以由行政机关自己...
“立即代履行”《行政强制法》第52条规定:“需要立即清除道路、河道、航道或者公共场所的遗洒物、障碍物或者污染物,当事人不能清除的,行政机关可以决定立即实施代履行;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事后立即通知当事人,并依法做出处理。”的条款,是适应我国现实行政执法要求推出的特殊条款。其本质...